▲人体运动生理人体是超级精密的机器,人体对运动的生理反应,取决于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周围的环境以及个体的生理状况。运动生理从动能学认为,我们在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转变、储存和释放能量,表现在生理机能就是呼吸、脉搏、内分泌等。所以,从事运动的人在很多方面可以与机器相比较。机器可以在完成工作时使一种能量转化成另外一种能量,同样的运动员在跑、跳、投的过程中,可以把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
▲跟着感觉跑针对跑步对身体反应的评估,有时候很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答案看上去简单,但求证的过程是非常复杂。当身体从安静状态到开始跑步,身体是会发出一系列的信号,比如,呼吸加速、心脏跳动加快、身体开始出汗,肌肉会有一点酸胀感,当然还有一些察觉不到的变化,比如血压升高、肌肉血流量增加。对于那些可以觉察到的身体信号,比如喘气、肌肉酸胀,如果可以适应,那么就坚持下去;如果感觉极其难受,要么停下来,或者速度放慢些。特别是跑步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那么此时就没有必要坚持,疼痛是一种信号,告诉你身体存在压力异常增加情况,越痛越跑的后果往往是越跑越痛。下面介绍人体跑步时几种主要的身体反应。
▲心脏的反应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是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在生命过程中,心脏不断做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舒张时容纳静脉血返回心脏,收缩时把血液泵入动脉。通过这种节律性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瓣膜的节律性开启和关闭,推动血液沿单一方向循环流动。
长跑运动中,需要给肌肉供应充足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而这样高效的物质输送都是靠加快血液循环来实现的。
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最主要动力,对耐力跑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之一:经常跑步,心脏会发生哪些变化?
1,窦性心动徐缓;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可低至每分钟50次以下。2,心脏增大:长期训练能使人体心脏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产生适应性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心肌肥大,但运动性心脏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心肌发达,心肌收缩力强,心力储备高,通常重量不超过克。而病理性的心脏肥大往往是异常的增大却伴随着心力衰竭,如肺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症往往是右心室特别肥大。3,心血管机能改善;主要表现为:心力储备增加,安静时每分钟的心输出量更大、心率更低。心肌供氧增强。使其血管直径增加、血管壁壁弹性增加、脂质沉积减少、阻力下降,并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减少心肌工作的耗氧率、增加心肌稳定性,减少儿茶酚胺的水平,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也带来心脏以外的全身变化。如骨骼肌功能增强,包括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肌动蛋白和肌糖原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血管舒张功能增强、血管壁脂肪沉积减少、阻力减弱、,都减轻了心脏负荷。
之二:跑步过度真的会损害心脏健康吗?
无数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都发现,锻炼身体的人患心脏病或因心脏病死亡的风险要比久坐不动的人要低得多。
但这些研究在给予我们鼓励的同时,也隐含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有研究表明心脏效益曲线往往呈U形,运动过少或过多都会使风险增加,但二者机制不同:久坐不动或运动过少的超重者,更易出现高血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心脏周围脂肪增加、心肌病、交感神经活性升高、睡眠呼吸暂停;而运动过多者易出现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心房扩张、心房重构、纤维化和炎症,结果均能导致房颤发作。
频繁的运动训练确实会引起“心脏的生理和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在剧烈运动之后,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流出进入体液。不过,这些状况通常几天内就会恢复。长期反复这个重构的过程,心脏就会出现适应性改变:左、右心室扩大,从形态上开始与那些非运动员的心脏有了很大差异。
这些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对于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必不可少。不过,世事总有例外,有些人表面上健康,但剧烈运动却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某些器质性的性心脏异常,如心肌病(心脏肥大)或长QT综合征(心脏电活动的紊乱)的患者在剧烈运动时,病情可能加剧。虽然心脏重构对大多数锻炼者有益,但对上述患者却有害。一些研究发现剧烈运动的健康效益从统计学上偏低,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目前影响心脏损害的因素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但总的来说,与运动过度相比,运动过少为心血管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热爱跑步的朋友们还是放心地坚持下去吧。只不过跑步毕竟是有一定负荷的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取之有道,才能趋利避害
之三:“问题心脏”该怎么办?
跑步恰恰对心脏的负荷是非常大的,如果有冠心病等心脏问题,先不说提高心脏机能了,首先会面临心肌梗死、猝死等危险,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比赛拒绝冠心病患者参赛。
其实在当下跑步热潮掀起的大环境下,存在冠状动脉心脏的跑友并不在少数。因为许多跑友正是因为肥胖而开始跑步减肥的,而肥胖、高血脂与冠心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为了减肥开始跑步,也意味着出现越来越多“问题心脏”跑者。应对之策是:要选择强度较低、相对舒缓的有氧运动,不主张达到太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有氧心率的范围内。从运动训练角度,中低强度有氧训练大约在最大心率的60%-75%(也大约是最大摄氧率的60%-75%),但是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即便在健康状况良好时,也应把强度降得低一些(大部分训练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60%左右),最高不超过70%。或者运动后心率控制在每分钟-次比较合适。同时还要避免快速、屏气、静止用力的动作。
运动量和强度也要因人而异。对没有锻炼习惯的冠心病患者,开始锻炼时应严格控制运动量,经医生检查确诊已符合本组要求,才能逐步进行锻炼。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者,再逐步过渡到每分钟心率-次的心率。身体明显不能耐受时,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强度,切不可硬撑。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运动禁忌的情况:
●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别是在安静情况下常有心绞痛发作者;
●伴有严重的高血压,静息血压mmHg/mmHg或运动血压mmHg/mmHg;
●轻微活动即感到心悸、气短、喘息,直立不耐受,或运动后血压骤降大于20mmHg;
●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
●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患者;
●影响日常起居的严重肌肉酸痛;
●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心肌炎者;
●三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达80%~90%者
而且,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务必在运动之前、中、后观察上述症状,有必要时马上停止运动(或不开始)。如果在运动时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紧急求助医生。患者在运动时最好备些救急药,如硝酸甘油、速效的中成药等,若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慌时立刻服用。
坚持跑步是对的,它可以磨练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养成好的运动习惯,但盲目坚持显然是错误的。
未完,待续......
敬请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1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