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墟穴

今天继续学习足少阴肾经的第24个穴位:灵墟穴,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在胸部,当第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自乳头垂直向上摸1个肋间隙(即第肋间隙),在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释文

灵,神灵也,与鬼相对,所指为天部之气。

墟,土丘或故城遗址,指穴内物质空虚荒无。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

本穴物质为神封穴传来的极少水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蒸升于上,穴内气血如同废墟一般,故名。

临床应用

治疗心动过速

灵墟穴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等疾患。由于本穴内应心脏,因此对于心脏疾患也有一定效果,尤其是治疗室上速的良穴。

中医理论中,室上速即为惊悸和怔忡,在日常生活中,心脏类疾病患者多会发生此疾。

刺激灵墟穴能治疗心动过速,如点按,按揉,艾灸,拔罐等。

━━━━━

调理胸部

用食指和中指并拢,用一定的压力轻柔向外滑动,因为该穴位能够很好地化解一些积郁,对女性具有很好挺胸作用,对男性具有很好胸腺细胞的调理,尤其是我们洗澡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沐浴液后,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些穴位附近进行自我按摩也有很好的作用。

穴位配伍

1.配肺俞、天突、丰隆,有宽胸利气,止咳祛痰的作用,主治咳嗽,咯痰,气喘。

2.配肩井、合谷,有清热化痰,活血散结的作用,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

.配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治呕吐、纳呆;

4.配神门穴、神藏穴治失眠健忘。

功效主治

功效:开胸降逆、清热消肿。

主治: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等。

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

1.《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咳逆。

.《循经考穴编》:胸膈满痛……痰涎壅塞,呕噎等证。

日常保健1.针刺: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2.灸法:艾炷灸~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艾灸灵墟穴可以缓解胸中支满。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灵墟穴,至微微发胀,呕吐时可按揉灵墟穴降逆止呕。

4.刮痧:用角刮法即倾斜45°角,由上至下轻轻刮拭至微微发红或出痧就好。

用刮痧板隔着衣服由上至下刮拭灵墟穴,每次刮5~10下,长期坚持按摩,能治疗风寒咳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提高消化能力,增强食欲。

长按识别







































白颠风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195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