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已经由感性的浪漫主义者转变为理性的现实主义者,所以 心脏疾病,有功能性的相对好治一些,如果是阳气虚弱,用苓桂术甘汤、桂甘龙牡汤,桂枝汤,真武汤,以及这些方的合方很快治愈。这些方案,都是针对阳气虚弱兼有水湿。心脏是阳气之脏,如果阳气虚弱,必然兼有水湿困阻。2005年我治的一学生的母亲,电话告诉我,她心跳三年多,医院检查后却没有器质性病变,让我治疗。她的情况是:每天心跳剧烈,连走路都怕下脚太重,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都会吓得心跳起来,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大汗淋漓,每天大便艰难,蹲厕所时,稍一用力全身衣服汗会湿透。电话一放下,我就写了一方:茯苓10桂枝10白术10甘草10肉苁蓉15,三付药,吃三天。三天服完后,心不再慌乱,也不再出汗,大便能顺利轻松完成,走路也很轻松了。之后不再服药,只是饮食调理,几个月后回电,竟然也痊愈了。
阳气虚脱的用药,也可以这样用方。我与一位70医院老西医共事,平时相处很和睦,一天他突发心肌梗死,面色灰暗,大汗淋漓,我见他不对劲,赶紧到药房给他抓药:肉桂10桂枝10太子参10五味子10麦冬10炙甘草10山茱萸10茯苓10干姜10制黑附片10红参5,急煎服下后,汗止住了,胸闷心缓解,但后来发现神经阻滞很严重,一年后去协和安装起搏器了。
阴血不足的心脏病,就用炙甘草汤类的方剂。凡是只有脉结代心动悸,都可用之。或者见到脉细而舌红干的,可用之。
严重地还是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是心脏结构发生病变。按照气滞血瘀痰浊来治就没有什么大碍。
有痰浊的,用瓜蒌薤白半夏,橘枳姜汤。见到舌苔腻就可以了。
有瘀血的,舌暗紫,脉涩不畅,或者痛有定处,用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
有气滞的,用四逆散,加各种香味药,降香,檀香,香附,木香,郁金等。
有水饮的,用大量真武汤合上前述方案。
心脏病的调治,不仅限于心脏本身,需要注意相关的三个脏腑:肝,胃,大肠。
肝与心都是主管血循的。一病都病,所以其实前述方案中已隐含此理。
胃,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好的人心神不定,胃不好的人易得心脏病。心脏病的人胃也不好。所以凡是有心脏病,都要考虑脾胃功能是否好?是否要兼治脾胃?
大肠,大肠是排毒器官,如果大便不畅,心脏必会遭受毒害,所以心脏病尽量考虑清肠。心脏病伴有便秘,恐怕预后不妙。
有这样一些思路作指导,我治疗心脏比较顺手。现在每天在自己身上琢磨针刺法,也加深了我对心脏病的看法。
当我刺我膝关节内侧时,我的左肋骨就会痛一下,刺我小退外侧时,我的胸口正中会有牵扯感。这个胸部的点非常微细,总是固定一处。但是针刺的点有多个。有时是外上,外下,内上,内下,而且都是在我刺激皮部时出现的感应。
《素问.刺禁论》说: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这种感应现象,反应了心脏与肾的整体联系。心脏可以治表皮,也可以肾之里。
我在广州军区陆军总院会诊的一例心衰70余岁老年女患者,全身浮肿,每天耳朵疼,看到病人用手指耳朵部位并发出呻吟。另一只手和双下肢麻痹无痛觉,不能言语,大便不通,不能饮食,只能通过胃管流食。我用真武汤加香气药和炒炭药,如砂仁,肉豆蔻,木香,槟榔,陈皮,瓜蒌皮,蒲黄,服用后8小时手有知觉,后二天能大便畅,食欲增,能行走。
这种体会,是通过经络联系心脏、肾、大肠、皮肤,这是心脏的一个整体。
心脏病我也只见过这几种类型,仅供参考。
近几次都列了学中医这个标题,现在补充说说学中医的心理素质。
学中医,每天都是血淋淋的事实,除了应付病情和相关的人事以外,还要预测加重和死亡的后果。医生每天还要有假想敌,将各种对应法烂熟于心,每天操练,不得有偷欢偷懒的心态,到临阵时才会不慌乱,培养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与疾病同归于尽的气概。
比如,学中医之前是想着学中医是多么地美好,每天与天地自然相应,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学中医之后,每天是坐交通车上看书,蹲厕所看书,躺沙发看书,不想吃饭看书,靠床上失眠看书。总之就是背诵和思考,无有终时。每天最要担心的是怕治不好病,还担心一天不练就生疏,中医要预防老年痴呆和健忘,所以一旦进入中医行业,就必须终身手不释卷,精勤不休。这个观念和精神,与职业化中医全然不同。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靠社会而生存的,但医学是为生民立命的,职业化有时或者常常不能充分完成其使命。
学完中药理法后,再将针灸学上,除了将上述理论和用法迁移到针灸上以外,还要在自己身上操练针刺法和灸法。学习是想像用浪漫的心态安慰和鼓励自己,慢慢地把心中恐惧克服。
赞赏
人赞赏
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