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内波澜现
抛开世事断愁怨
相伴到天边
。。。
每当《射雕英雄传》熟悉的旋律响起,脑海中马上浮现起郭靖黄蓉的身影,为什么郭靖没有对青梅竹马的华筝公主产生爱慕之情,而对俏皮的黄蓉怦然心动呢?心内波澜现。。。真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然而,今天我们讲的却是另外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在门诊上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前来寻医问药,要么是平时无任何症状,但健康体检时心电图存在“异常”,要么是在生活中感到非常的难受,总有一种“心动”的感觉。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它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其实这种情况叫做早搏,或者期前收缩。早搏是人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基本上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产生早搏。在不同个体之间早搏仅在数量上和来源部位上存在不同而已。
一、什么是早搏?
正常人的心跳节律就像挂钟钟摆一样匀速规律,每次心跳的间隔也基本相同,差别不大。但某些情况下心跳会突然提前——就像跑步比赛抢跑一样——然后节律再恢复正常。我们把提前的那一记心跳称之为早搏。如果当时自己搭脉搏可以感觉到,早搏时心跳明显提前,随后会有很短的时间没有脉搏搏动,即所谓的“停搏”、“漏搏”。
早搏的产生是由于心脏其它部位存在“异常”的发令者(小弟),抢在正常心电活动司令部“窦房结”(老大)之前发放了电信号,引起心脏收缩。简而言之,“小弟造反,提前发言”。
按“异常”发令者的来源部位不同,早搏可大致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早搏。
二、早搏需要做哪些检查?
正所谓无图无真相。想明确有无早搏,往往需要依靠发作时的心电图。一份优良的心电图还能告诉医生早搏的类型,甚至可以帮助判断早搏的来源部位。如果早搏数量很少,转瞬即逝,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来抓住证据,同时还能获得每日早搏的数量。
另外,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可以为判断早搏的预后提供帮助。
三、早搏有什么症状?
早搏的临床症状可谓是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并且,早搏的症状与早搏的频率并不一致,偶发的早搏患者也可能存在明显的症状,而频发的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究其原因,可能与早搏持续时间较久,患者早已适应有关。
大多数的早搏患者可以无任何感觉,只是体检时做心电图或者无意中搭脉搏才发现。一部分相对“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跳“停跳”感、甚至咳嗽不适。极少数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的症状,如乏力、头晕、胸闷、胸痛、眼前发黑等症状。此外,早搏的症状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状是由于对早搏不正确的理解和恐惧、焦虑等情绪所致。
四、早搏有哪些危害?
早搏,人皆有之。面对早搏,既不要过度紧张及害怕,也不应该毫不重视。
很多人,包括部分医生,对早搏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有早搏就是有心脏病或者心脏病风险,往往风声鹤唳,如临大敌。其实正常的心脏也会发生早搏,体检中偶然发现存在早搏,并不能代表心脏存在异常,极有可能还是健康的,我们完全不必“谈早搏色变”。很多年轻人都会有早搏,大多为生理性的,往往因为熬夜、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甚至发热等因素诱发。这种早搏的特点是在充分休息或运动后可减少乃至消失,既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影响预期寿命,所以大可不必鳃鳃过虑。
然而对于某些频发早搏,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频发的早搏除了影响生活质量之外,长期的心脏异常收缩节律可能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心脏扩大,早搏性心肌病,甚至心功能衰竭。而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的早搏,常常会出现或者触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更加紊乱的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五、如何评估早搏的预后?
想要评估早搏的预后,就必须分辨出早搏的好坏。我们把“好的早搏”称为功能性早搏,“坏的早搏”称为病理性早搏。
早搏的发生可以和多种疾病相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明确诊断。
如果排除早搏与这些疾病的关系,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无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基本上就能够认为是功能性早搏。反之,如果存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往往为病理性早搏。另外,如果早搏为单源性,都长得一模一样,通常多为功能性早搏;如果是多源性的,形态各式各样,同时伴有室性心动过速,那就有可能是病理性早搏。
六、早搏怎样治疗?
总体来说,早搏治疗分为四个方面:放松心情,祛除诱因、缓解症状、彻底根治。
1.放松心情。
情绪过度波动、心理压力过大往往容易诱发早搏的发生。由于绝大多数的早搏本身不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患者应该解除思想顾虑,减轻思想负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
2.祛除诱因。
出现早搏的患者应寻找并消除那些促使或加重室早的诱因,比如疲劳、抽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熬夜或失眠等。只要将诱发因素祛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早搏可逐步消失。
3.缓解症状。
1).对于偶发的功能性早搏,由于预后良好,一般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2).对于一些症状非常严重,难以耐受的功能性早搏患者,若上诉安慰治疗无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参松养心胶囊等。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数量和频率的变化;
3).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病理性早搏患者,不可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针对基础心脏病治疗。大多早搏在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
4.彻底根治。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早搏一般只是改善症状,而不是根治早搏。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早搏频发(24小时大于1万次或占总心率10%以上)、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早搏。目前手术成功率可达74%~%,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
简而言之:
良性早搏,无需煎熬
恶性早搏,规范用药
消除诱因,缓解焦躁
谨遵医嘱,积极治疗
作者简介:
林佳博士苏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教研室秘书,房颤中心秘书。熟悉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诊疗,对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术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科普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1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