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医生,我心脏有问题...”医生:“什么问题?”客户:“窦性心动过缓”……拿到体检报告单,看到写着“窦性心动过缓”……,很多体检人员心里会咯噔一下,很担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每分钟60-次,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研究证实:正常人应该保持在60-75次/分,心脏的每一次搏动可以把血泵到全身,如果心脏搏动一次,能够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的需要,就没有必要更频繁、更快地搏动。搏动得越快,对心脏的损耗越大。

为什么运动员更容易窦缓

生理性的心动过缓常见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和运动员。经常锻炼身体的人群,其心脏的肌肉得以锻炼,或者身体素质本身就好,心脏泵血功能很强,那么泵血次数少一点,就足以满足身体的耗氧等需求,即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员的心率慢,心脏跳动消耗的能量以对心脏的损耗也会相应地减少。

窦性心动过缓需要治疗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以及当事人是否伴有其他的症状。

就像上面提到的健康成年人尤其运动员、老年人或是睡眠时心跳也可能低于60次/分。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但如果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更慢,接近40次/分,甚至低于40次/分,有胸闷、乏力、头晕等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时,就要重视起来,查明原因。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等器质性心脏疾病,都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这种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204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