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日常注意事项
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塞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常见的先兆症状为:
(1)暂时的黑朦、单眼失明或偏盲。
(2)记忆丧失。
(3)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
(4)一侧肢体的麻木或无力。
(5)眩晕、呕吐。
(6)看东西双影。
(7)声音嘶哑。
(8)呛咳或吞咽困难。
(9)肢体动作不协调。
(10)单侧或双侧口周及舌部麻木等。
这些先兆症状一般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被人忽视,从而丧失了防治的机会。因此一旦出现先兆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就诊。
患者须注意的事项:
①注意患者的能力和心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要正确估计患者的残留能力和功能丧失的程度,要考虑到患者锻炼的耐力、主观:动性、感觉缺损程度、精神能力(包括智力和语言l、运动缺损程度和姿势控制能力,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②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培养追求生活的欲望。
③关节的疼痛往往影响其功能练习,特别是有的肩关节一活动就响,并有疼痛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过于勉强,可在患者服用或注射镇痛药的同时进行康复锻炼。总之,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进行康复才是有益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