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窦性心动过速示例图

图3房速伴2:1房室传导:P波频率在-次/分,II导联负向,aVR导联正向,和窦律明显不同

图4房速发作时的「温醒」现象,注意P波形态和频率的逐渐变化

图5Bix法则:II、III、aVF可见倒置的F波,位于RR之间,另一F波重叠在QRS波内,形成房室2:1传导,造成特有的「次」现象

图6减慢房室传导后,F波清晰可见,房扑诊断一目了然

4

房颤

前面提到的窦速、房速、房扑等,节律均相对规整,而发颤发生时,P波完全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常在次/分以上,变得完全没有规律,称之为iregulariregular,即无规律的平方。甚至部分患者房颤持续时间长,心房纤维化,f波振幅极低,低到在心电图上无法识别,只能通过绝对不齐的RR间期反推房颤的节律(图8)。房颤示例见图7。

图7房颤:可见振幅相对较高的f波

图8f波振幅极低,只能以RR间期绝对不齐反推为房颤

图9规律的窄QRS波心动过速,频率次/分左右,无可辨别的P波

图10AVNRT:可见I导联的假性q波,II导联的假s波及V1导联的假r波,均由逆传P波引起。

图导联心电图可见明显预激,长II导联提示为PSVT,可见R波中间的逆传P波

6

学习室上速的建议

(1)结合多份心电图进行比较:

室上速是心律失常领域的艺术,艺术在于精雕细琢,多份图的比较,如窦律图、发作起始、发作终止等不同情况图的比较,可以帮助你从细微处入手,发现线索,破解心律失常的本质。如逆P的观察、假性q波、假性s波、假性r波的识别均在于此。

(2)结合临床及病史:

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心电图是为临床诊断而服务的,不能为了读图而读图,患者年龄、性别、心律失常是否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是否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等一系列临床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鉴别诊断。如儿童及年轻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心脏扩大的患者合并房颤的几率增高等。

(3)巧妙分类:

室上速种类繁多,根据传导系统解剖及室上速发生的部位分类,有助于记忆,如发生于窦房结的窦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于心房的房速、房扑、房颤三部曲,交界区参与的AVNRT,旁道参与的AVRT等,多结合心动过速的机制进行巧妙分类有助于记忆。

(4)主动学习,结合腔内电生理,进一步提高:

当然,我这里只能是抛砖引玉,为大家介绍最基础的室上速判读,如果想对室上速有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阅读相关专著、进行腔内电生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瑞颖常青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18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