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中秋刚过,“十一”节就要到来,大量的“肥蟹黄膏”通过网店、专卖店等各种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呈现出养蟹产业的一片繁荣景象。面对丰收,心情激荡。蟹业已连续十年以上蒸蒸日上了,这在水产行业应该是个奇迹,任何一个养殖品种都很少有这么持久发展。这种结果,是我国老一辈养蟹专家的功劳,感谢他们建立了科学的“种草养蟹”理论基础,也是聪明勤劳的养蟹大众创新实践的结果,不断在养殖细节上改进提高。哈哈,这里也提一下我们“利洋人”的功劳。

“利洋人”深入河蟹市场也已十多年了,之前仅是销售部分蟹药,后来公司将河蟹养殖作为了重点服务方向,开始组建团队,发展“利洋水产药店”,加强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提出“可控生态养蟹技术”。十年来,“利洋水产药店”从一家发展到40家,技术服务人员目前多人,组织大型技术讲座多堂,编制技术材料上千份,技术短信数万条,跑塘服务的人次不计其数。这些数据后面饱含着利洋小伙子们无数辛勤的汗水,他们的足迹遍布江苏、湖北、安徽等养蟹的每一个塘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暑天,都不辞辛苦地为养殖户讲解技术、解决问题。

利洋的“可控生态养蟹技术”,不仅强调“生态养殖”,还强调“可控”,“技术”不是简单的理论,而是实用的、经济的技术,对养蟹产业有较大的影响。

  一、大胆提出“肥水养蟹”。5年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很多养鱼塘改建养蟹,水草种不好、保不住,河蟹发病率高、成功率低。公司马老师在江苏溧阳调查后大胆提出“肥水养蟹”的思路,分析了水草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帮助河蟹蜕壳”,其他作用“藻类”都可代替。后来又发展成“种草”及“肥水”结合的模式。“肥水养蟹”,能适当减少水草种植面积,保障藻类生长空间,降低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体溶氧量和稳定性,颠覆了“清水养蟹”、“蟹大小,看水草”等传统观念。

  二、四台增氧机的赠送几乎改变了整个行业。河蟹的产量为什么上不去,主要是种草池塘更易缺氧,连续阴雨、闷热天气水草消耗氧气更多,溶氧是影响产量的限制因子。6年,马老师在江苏高淳讲课,提出“安装增氧机”的措施。当时安装增氧机在养虾和养鱼上已经普遍应用,但是在河蟹养殖模式上可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为了让养殖户尽早认识到装增氧机的好处,公司送了四台车轮式增氧机给一位养蟹朋友,可惜的是,这位养殖朋友当年的蟹并没达到理想规格。但此事影响了当地养殖户,自从此次的推广后,各种类别的增氧机开始在河蟹池塘大量出现,产量从原来的每亩斤,现在高的每亩斤,应该主要归功于增氧。

  三、系统研发、生产、推广了适合河蟹养殖的水质底质改良剂产品。5年以前,全国水质底质改良剂的产品仅是少数公司推广,利洋公司是主要的推动者。我们将养虾的产品试用在河蟹上,结果大多数产品也有同样的效果,后来又进行了改进提升。如改底的产品,那时只有“福地安”一种,用到蟹塘上,蟹会出现零星死亡,开始不注意,后来发现问题很普遍,所以我们才开发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底居安”,它是既能改底,又能保草的产品。再后又开发了“底加氧”、“底虫净”等,现在市上到处都有模仿的产品,可能还不知道真正的来历。

  四、进行河蟹病害的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自年起,公司安排研究所进行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连续5年对“河蟹抖抖病”进行了螺原体病原的PCR检测,较准确的认识了“河蟹抖抖病”的发病规律、病因;掌握了常见的“水瘪子病”的发病原因等,这些认识,在许多方面和已报道的不同,对正确系统防病打下基础。

  五、确定“溶氧决定产量、稳定决定成活、营养决定规格”的养殖理念。为提高养蟹成功率明确了思路,理顺了养蟹行业的一些混乱思想。

  任重而道远。这些年,养蟹产业尽管发展很快,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利洋水产绝不会固步自封,一定会不断创新,为养蟹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201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