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字1图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12月13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晶,受邀参加心脑纵横平台专访,就“心脑疾病的急诊救治”与“心脑血管病评估”等问题进行深入讲解。
以下为访谈记录:
心脑纵横:您认为目前急诊环节对于心脑疾病方面的诊疗还有哪些不足?
王晶主任:我认为急诊目前还没有真正达到多学科评估的理想状态。因为急诊不同于病房,可以有时间、有余力去做比较完善的多学科评估和检查。急诊病人的病情大多数比较重、比较急,病情不稳定,会有变化,医生人员有限,所以很难做到所有患者都能进行理想的综合评估。
现有的评估是急性胸痛患者进入绿色通道,识别出有心血管介入指征的,赶快给心内科做介入;急性脑卒中先进入绿道评估,能溶栓的溶栓,能取栓的取栓,但是其余病人的评估还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心脑纵横:您觉得心脑共病诊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哪一种?
王晶主任:急诊科医生所理解的心脑共病目前包括两个层面概念:
第一:有共同的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的一类病人。例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的狭窄与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狭窄与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梗,但会有一些病人,既有脑血管的狭窄也有心脏冠状动脉的狭窄。
只是病人以不同的首发症状就诊,比如以一侧肢体无力就诊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出现了心脏的问题,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梗;有病人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在救治心绞痛的情况下,病人又出现言语不利或其他脑血管病的症状,做CT或磁共振检查证明有脑梗。
像这种情况的患者,可能病变是比较严重、预后比较差。所以针对这一类病人是需要我们去系统评估的。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先解决心血管问题还是脑血管问题,然后再兼顾其他的脏器,这样会对病人获得良好预后带来帮助。
第二:没有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急性严重脑血管病也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类似于急性心梗的表现,而随着脑血管病的好转,心脏损伤也逐渐好转;这类病人有的时候是一种应激性的心脏损害,我们就要评估一下心脏损害程度以及危害。
国内外的急性脑卒中指南中也要求对这些患者进行心脏方面的评估,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实现每个病人都能全面评估。比如一些脑梗病人,他心脏是否存在问题,有哪方面的问题,医生都不清楚,病人在急诊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被分流出去,因此无法评估,但是这类病人恰恰非常需要全面评估。所以多科室之间交叉问题的处理,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心脑纵横:作为急诊科医生,您认为心脑疾病的急诊救治最关键的是什么?心脑疾病的救治流程是怎样的?
王晶主任:急诊是心脑血管病评估的重要入口。多学科合作制定科学的流程是关键。此外,通过急诊信息化建设,使急诊病例数据变成有效数据,经过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疾病发病特点、发现一些在诊治流程中的关键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就比较有意义。急诊对于心脑血管病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从这个节点就开始进行病人的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要远远好于到了病房后再评估。
我认为急诊科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急诊科了,急诊科也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急性的心脑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在临床科研方面的特色之一。
我们要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开展并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综合评估,为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脑共病的救治水平做点工作。
推荐阅读
▼
心脑纵横科研制图服务~!
心脑纵横诚意征稿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