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说乏力叹气?

警惕小儿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一部分为功能性心律失常,是因儿童生长发育不完善导致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从而引发了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时发现。有的儿童有心慌、胸闷、乏力等症状,但表达能力和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能力尚不成熟,导致家长不能及早发现或送医就诊。儿童心律失常若长期不能控制,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甚至对心脏产生不可逆的危害。

01

如何确定自己的孩子有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临床典型表现包括心慌、胸闷、乏力等,儿童可能还会伴有叹气、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根据国家最新的心律失常指南与共识,心电图是最常见的诊断方式。心律失常包含了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多种类型,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都是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孩子曾经有病毒感染史的家长更需要注意,病毒感染可能会侵犯患儿的心肌,导致心肌炎症的发生,同时也会诱发心律失常,是小儿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孩子往往不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明确描述,心慌、胸闷等症状往往会被忽略,所以孩子出现乏力、叹气等表现应及时检查,尽早治疗。

02

小儿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

心律失常在中医理论中属“心悸”、“怔忡”的范畴,中医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通过调理阴阳,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相较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特点。

医院儿科为徐氏儿科流派传承基地,在继承挖掘徐氏儿科“温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小儿心悸有着独到的认识,总结长期的临床经验,探索出一套中药联合穴位埋针、耳穴贴压的治疗方案,在减少早搏数量、改善患儿生活质量、防止病情恶化、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好评。

联系人:周冬雪、姜永红,

姜永红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全天(下午为特需门诊),周六上午

供稿:周冬雪/姜永红

编辑:李晓

校对:陈一柳

欢迎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24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