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带孩子直接去拿药了?我有之前的方子。

这个病需要长期喝中药,但是听说“是药三分毒”,长期吃的话会不会伤身呀?

中医一般不都是调理作用,能治这个急症嘛?

........

中医是我们祖宗传下的瑰宝!

它作为一种自然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它的独特与高明之处在于: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六经六气的对应原则、阴阳升降的平衡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卫气营血的循行规律、经络脏腑的五行生克属性。

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医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对中医的了解非但没有进一步加深,反而还因为各种原因对中医还停留在似是而非的认识上。

1.中医是调理,不能治疗急性病?中医是慢郎中?

一提到中医,很多人固有的印象就是“中医疗效慢,适合养生调理”;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认为中医只能调理,不能处理急性病。

其实这都是对中医认识不足造成的,很多人在了解中医后,都爱上了中医~

中医治病讲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对证下药,则取效迅捷。

通过大数量的临床统计,很多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急性疾病,只要遵照医嘱服药,中医处理效果反而很快。

中医除了治疗急慢性病,在危重症中也常有涉及,在高热、浮肿、阑尾炎、肠梗阻等等,效果都非常好。

.中药吃完了,自己拿着方子去药房捡药没有错?

中药处方是复合方,由多味中药组成,医生开的处方是针对就诊当时病情适用,若后面病情改变,则需要辨证论治。

中药组成有毫厘之差,单味中药及剂量的不同,都对应不同的病证、起到不同的效果。

因为疾病变化较快,特别是小儿,若自行在他处配捡处方,不对当下的病情,可能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所以切勿自行拿方捡药。

3.中药伤肝?长期吃中药伤身体?

人们常有一个误区认为药都是有毒的,其实中药中所说的“是药三分毒”,不是指中药的毒性,而是指中药的偏性。

对“中草药导致肝损伤”的误解,大多是由于不合理用药,药物的品质,炮制不合规等因素导致的。

比如一些西医老师在开中药时不会辨证、不懂配伍,或患者听信民间偏方乱吃药等,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就此笼统得出“中药伤肝”的结论,来以偏概全。

任何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但由于许多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很多患者亦是担忧,对此,作以下说明:

★中药是天然物品,比如山楂、麦芽等与我们平时吃的大米、蔬菜等农作物性质相同,不同于西药是化学物品,毒副作用小。

★服药是病情所需,医生会严格控制用药的安全性,对用药适应症、剂量及服药方法都会严格把关。

★中医处方是组方配伍用药,正确的配伍能减轻或消除部分峻下剂药物(也就是效力峻猛药物)的伤害性。

★需长时间服药患者,其实中药选择相比西药来说,用药更平和,更安全。

★经大量临床观察、检验后,尚未发现有对肝、肾功产生影响者。若实在担心,可定期作肝功、肾功检查。

4.中医都要把脉?我家宝宝看病,为什么医生不把脉?

三岁以内的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加之很多孩子在脉诊的时候都会哭闹不宁,很容易导致脉象失真,故诊脉的意义不大。

此时的宝宝,医生往往是通过观察孩子两手食指掌侧前缘络脉来代替脉诊。因为食指掌侧前缘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与成人寸口脉同属手太阴肺经,其形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寸口脉的变化,所以儿科里有“一指定三关”之说。

3岁以下小儿皮肤娇嫩,显示清晰、易于观察,故三岁以内儿童以看指纹等代替把脉。

臣字门少阳学说体质评估/疾病预警↓

长按上图中“小程序码”

依据孩子体质定制策略↑

怕孩子生病?找弼臣儿医!治愈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中医儿科之父|刘弼臣教授

刘弼臣教授,新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著名中医儿科临床家、当代儿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顾问、终身教授、研究生导师,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医调肺学派及少阳学说创立者。刘弼臣教授历经数十年临床总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为“抽动症”命名并建立临床诊疗及教学体系;并因大量有效治愈中重度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妥瑞氏症)、重症肌无力、病毒性心肌炎、紫癜、癫痫、脑积水、川畸病、情感交叉磨擦症、脑功能轻微障碍症等疑难病症,刘弼臣教授被美国柯尔比科技情报中心,医学部授予为数极少的“国际著名替代医学专家”证书,ABI评为“0世纪90年代世界名人之一”。

弻臣儿医有温度,有担当,伴您同行!以臣字门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与少阳学说及调肺学派顽疾分级诊疗与远程定制化服务体系和为核心,为全国儿童和家长们提供专业医养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弼臣儿医擅长疑难顽疾:重症肌无力;儿童自闭症;脑瘫;脑功能障碍;脑积水;病毒性心肌炎;癫痫;躁郁症;川崎病;儿童发育迟缓;抽动秽语综合症;舞蹈症;多动症;甲亢/甲减;儿童眼疾/斜视/视力类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哮喘、鼻炎、咽炎等;儿童过敏性疾病;遗尿;溃疡性结肠病;紫癜;血小板异常;肾炎等儿童慢病。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22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