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现代人健康的一大杀手,很多人都在忍受着它的“折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总人数已经超过3.3亿。其实高血压的患病人群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有一些特殊人群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怀和照顾的。下面就来看看哪些人属于高血压的特殊人群吧!

一、肥胖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50%的肥胖患者同时有高血压,肥胖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肥胖高血压病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及肾损伤。

1.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是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减重最好的方式是控制热量摄入,坚持有氧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于肥胖者,减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度肥胖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方式减重无效时,可考虑药物减肥治疗,但一定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2.饮食调养

(1)必须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要根据不同食物所产生的热量多少加以区别对待。在数量相同的前提下,有些食物产生的热量较多,如动物性食物(尤其是脂肪),可相对减少这一类食物摄入。(2)应逐步减少每日的进食量,确定短期的减重目标和长期的减重目标,每日的减食量最多不能超过克。也可以根据体重减轻的速度来判断减量是否合理,一般以每星期减轻体重克为宜。

(3)多食用豆制品,用豆制品代替一部分主食和副食,以减少动物性食品的摄入,达到减肥的目的。(4)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增加饱胀感。(5)限制糖和盐的摄入;摄取含钙、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茄子、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适量饮茶。

二、儿童高血压

1.危害

轻度儿童高血压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会无任何症状,但会逐渐造成人体血管、心脏、大脑和肾脏损害,患病儿童绝大多数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病所困扰,如造成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血管损害,糖尿病,甚至导致失明,更严重的会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出现血管堵塞、破裂或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2.预防措施

(1)控制体重

如今的孩子,大多鸡、鸭、鱼、肉、蛋不离口,饮?料零食不离手。结果导致不少儿童成为“小胖墩”,隐伏着高血压致病因素。所以,家长应设法控制孩子体重,防止肥胖的发生。(2)调整饮食

少吃肥肉、糖和零食,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些粗杂粮。这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防止由于便秘引起的血压波动,有益于健康。

(3)限制钠盐

钠盐进入体内过多,易造成水钠潴留,造成血容量增加,体重增加,血压升高或水肿。因此,家长应控制孩子钠盐的摄入量,口味不应太重,在炒菜时少放盐。

(4)加强锻炼

当前孩子功课负担重,易导致体力和精神高度紧张,长此下去,往往导致血压升高。还有不少儿童养尊处优,懒于活动,身体素质下降。所以,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通过打球、跑步以及游泳等活动,消耗多余的脂肪,减轻体重。

(6)常测血压

定期给孩子检查身体,测量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若发现血压增高的苗头,应及时请医生指导或者治疗,以阻止高血压的发展。

三、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妊娠高血压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母儿的生命,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遗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

1.预防措施

(1)定期孕检①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尤其是在20~32周测血压和观察有无浮肿,千万不要怕麻烦而忽视了早期症状,因为早期轻度的妊高征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的。

②自我监测血压和每月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还应进行B超检查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早期胎儿成熟度的检查,有妊高征的产妇必须选择在38周或更早时给予分娩。

(2)注意休息

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下肢及腹部血流充分回到心脏;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

(3)饮食调养①控制热能和体重,可以以孕期正常体重增加(整个孕期不超12公斤)为标准,调整进食量。孕前超重者,更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

②控制脂肪摄入,并相应增加不饱和脂肪。③适当限制盐的摄入,多食用高蛋白质食物。每日摄取80~90克的蛋白质,可以避免产生水肿现象。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④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早、中、晚期每日的钙摄入量分别为毫克、毫克、毫克。

四、更年期高血压

高血压是更年期常见的疾病。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有些人由于心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血压升高,并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较大。更年期高血压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这种血压升高的改变对血管皮下的损伤较大,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处于更年期阶段或者即将步入更年期的人要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措施。

1.调整心态

由于更年期内会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神经和体液系统会失去平衡,此时,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在此期间,女性应调整心态,解除思想顾虑,从容应付,并尽快适应。

2.限制饮食

应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瘦肉、豆制品、鱼类等食物。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还应限制进食过多动物脂肪。

3.运动调养

可进行散步、快走、慢跑、中老年健美操、舞蹈、太极拳等运动,以帮助人们舒缓情绪、增强体质。在进行快走时要注意,步幅要在70厘米左右,昂首挺胸,摆臂至胸前高度,每周至少走5天,每次要至少坚持走20分钟。当然,无论哪项运动都不能急于求成,应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4.用药及日常监测

(1)更年期高血压先不要急着用药,如果血压不是太高,且不适症状不严重,可先观察3个月至半年,更年期症状缓解后血压就可能会降下来。如果血压较高者或血压持续升高,应当使用降压药物。对有心动过速、胸闷不适者可用少量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2)一般认为,更年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对血压无不良影响,但部分人会出现血压升高的表现,因此,对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应予血压监测。

五、老年高血压

1.饮食调养

(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味蕾退化,对味道的敏感性降低,往往偏爱咸味或味重的食物,因此在饮食中一定要更加注意低盐,每天摄盐量(包括酱油等调味料以及含盐分的食物)不超过5克,必要时可加入醋调味。

(2)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易患便秘,应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无机盐和膳食纤维。(3)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肉、豆类等,少吃油条、炸糕、五花肉等油腻食物。(4)戒浓茶,少饮酒,每日摄入酒精量不超过30克(女性减半)。

2.预防要点

(1)了解个人的血压情况,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正常血压是收缩压低于毫米汞柱(18.7千帕),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高血压病患者应按照医嘱长期控制血压。

(2)保持体重正常,避免超重肥胖,注意调节饮食,适当体力活动。(3)保持血脂正常,主要借助饮食调整和体育锻炼。(4)建议不吸烟。

(5)饮食不过饱,少吃动物内脏,不吃肥肉;多吃杂粮与绿色蔬菜、水果;减盐(日摄量在6克以下);饮酒要少量,最好不要饮酒。(6)经常做适度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以及打太极拳等。

(7)讲究精神心理卫生,避免突然发怒或者精神刺激,防止焦虑、生气,生活要有规律。(8)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与学习,使老年人生活充实,但要防止精神、体力的过度消耗。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高血压预防与调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郭力,李廷俊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养生正道(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是什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wh/18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