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就图论图,只做透彻解读!

病因甄别、合并疾病、

体格检查、可能诊断、治疗策略……

一份临床综合的心电图说明书!

“读心有术”栏目每天与您相约!

《读心有术》心电图判读

题干

35岁年轻男性,因心动过速就诊社区急诊。他在晚上看电视时开始出现不适,并一直持续不缓解。既往体健,是一个游泳运动员,无活动受限,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并且无阳性家族史。他十分紧张但并不痛苦。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有先天性漏斗胸,听诊心动过速。心电图检查如下(ECG13A),应用药物后症状终止,心电图如下(ECG13B)。

问题:诊断有何差别?结合病史和心电图的比较(ECG13A和ECG13B),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需要应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

点击可查看大图

建议先自己翻译解析,再下拉查看答案

答案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诊断:ECG13A——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段压低;低电压。

ECG13B——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低电压;电轴左偏;右室传导轻度延缓;低电压。

英文解析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中文翻译

解析:ECG13A——心电图示节律规整,频率次/分,在QRS波前后未见P波,QRS波时限增宽至0.16秒,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V1导联[←]为增宽的R波,I、V4-V6导联[→]为增宽的S波)。V4-V6导联的起始部锐利,S波增宽,使QRS波时限增宽。因此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另外,电轴极度左偏,在-30°~-90°之间(I导联QRS波直立,II、AVF导联倒置)。导致电轴极度左偏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下壁心肌梗死,II、AVF导联Q波;另一种是左前分支阻滞,II、AVF导联为rS形态。因此,此图为左前分支阻滞。在I、AVL、V4-V6导联(↑)可见ST段压低,尽管在S波的终末部和ST段的起始部不是十分清晰。存在低电压,低电压的定义是任一肢体的QRS波振幅低于5mm,而在任一胸前导联小于10mm,因未见P波,因此为无RP波心动过速。

P波消失,频率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可能的原因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房室结存在两条通路。快径的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传导恢复慢。另一条慢径通路传导速度慢,但传导恢复快。典型的AVNRT是通过慢径前传至心室,通过快径逆传至心房,因此称为慢-快型AVNRT。慢快型AVNRT发作时,激动通过慢径下传心室的同时又通过快径逆传激动心房,因此,心房和心室是同时激动的,所以心动过速发作时就没有明显的P波出现(无RP心动过速),其实是因为P波与心室同时激动形成的QRS波融合在一起所致。AVNRT通常是有一个房性早搏诱发。如果这个房性早搏足够提前,此时快径的传导还未恢复,传导阻滞于快径,沿慢径缓慢传导至心室,形成长的PR间期。如果在传导的终末,快径的传导恢复,那么激动沿快径逆传回心房,在激动心房的同时通过浦肯野纤维激动心室。当激动到达折返环附近时如果慢径传导恢复,激动再次进入慢径进行传导。这就解释了慢快型AVNRT。

英文解析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中文翻译

解析:ECG13B——来自同一患者的心电图,节律规整,频率66次/分,在I、II、AVF、V4-V6导联QRS波前方可见P波,PR间期固定,为0.16秒。因此这是正常的窦性心律。QRS波时限正常,为0.10秒,在V1导联可见R’波,是由于激动在右室内传导延缓形成的。电轴左偏,在0°~-30°之间(I、II导联QRS波直立,AVF导联QRS波负向)。QT/QTC间期正常(/ms)。弥漫的低电压(QRS波振幅在任一肢体导联振幅小于5mm,在任一胸前导联小于10mm)。在频率减慢时不再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这说明了ECG13A示在AVNRT发作时出现了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在慢径或快径任一途径出现传导缓慢或加快时,均可能终止AVNRT,尽管慢径是经常受影响的一支。电生理学特性可以被自主神经改变,如迷走神经刺激:像Valsalva动作或缓慢的颈动脉窦按摩,可使传导发生阻滞。腺苷可减慢或阻滞房室结传导,是治疗此项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房室结阻滞的代表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和地高辛都是有效的。(翻译:首都医科医院何树楠)

如有疑问请在底部留言,小助手会帮您请教专家哦!

长按识别下方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白癜风的防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wh/18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