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概况

患者,男性,33岁,有心悸史。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显示为正常的PR间期,电轴左偏,没有明显的预激波。在冠状静脉窦(CS)近端做S1S1程序电刺激,注意到房室结呈递减传导特性,且CS上远端的V波最早。在右室心尖部做S1S1程序电刺激,发现室房逆传呈偏心传导,CS远端的逆传A波最早。以上电生理检查证实该患者存在左房旁路,且能双向传导。

心房程序电刺激诱发了宽QRS波的预激性心动过速,体表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形态,电轴右偏。心动过速周长(TCL)为毫秒,AV间隔毫秒,VA间隔毫秒。心动过速发作或者心室刺激时,在希氏束导管上希氏束波都融于V波内,分辨不清楚。

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在右室心尖侧用毫秒的周长刺激拖带,发现VA间期小于心动过速时的VA间期。拖带结束时,起搏后间期(PPI)为毫秒,比心动过速周长(TCL)还小35毫秒。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PPI这么短呢?

讨论

正常的折返型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预激性心动过速。预激性心动过速通常的逆传路径是房室结。但是其有多个旁道参与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是间隔侧旁道逆传,那么这种情况是很难和典型的ART心动过速区分的。因为这两种心动过速机制都有相类似的激动顺序,以及不明确的HIS电位。

右室基底部间隔侧起搏拖带后,比较PPI和TCL可以区分这两种心动过速机制。

对于ART(AP-AVN),旁道前传激动心室,继而通过希氏束浦肯野系统、房室结逆传。当在右室间隔基底部his束区域拖带时,一旦夺获HIS束,那么刺激信号一产生就会直接从HIS束逆传。一旦刺激停止,上一次逆传信号会从旁道前传激动心室,而后通过浦肯野系统逆传。这就是PPI会短于TCL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如果HIS束电位能够清晰的记录下来,那么HIS的PPI应该和TCL等长。而对于PT-SAP,用HIS束导管拖带却不会出现PPI小于TCL的情况。

设想,如果从右心室不同位置去拖带这两种心动过速,进而去区分它们(ART[AP-AVN]vs.PT-SAP)。在右室基底部间隔侧(HIS束区域)进行拖带,HIS束的夺获与否夺,会出现对应两种不同的结果(不同的PPI)。

对于PT-SAP,his束在解剖上是临近折返环电路的,而在电生理上是远离折返环电路的。因此,PPI会接近TCL。但不论是否夺获HIS束,PPI不会改变。

对于ART(AP-AVN),his束是折返电路的一部分。拖带如果没有夺获HIS束,那么起搏位置是离折返环较远,结果是PPI比TCL长。如果夺获HIS束,将不断与折返电路重整。起搏停止后,右室的激动会先于his束,所以PPI会短于TCL。

心动过速时,右室心尖拖带是最常用的诊断方式。PPI和TCL的差异是区别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ORT的重要依据。然而,右室心尖位置是同时远离ART(AP-AVN)和PT-SAP两种折返环的。因此,此方法不能区别这两种心动过速。

Reddy及其他术者描述了HIS束在ORT和AVNRT两种心动过速中的不同意义。在本例中,HIS区域拖带停止后,PPI比TCL小35毫秒(PPI=毫秒,TCL=毫秒)。对于ART(AP-AVN)来说,PPI只能接近TCL而不可能小于TCL,所以这种情况被排除了。

结论

HIS束区域拖带可以区别预激性心动过速的逆传路径。对于典型的逆向型心动过速,当HIS束被夺获时,心房被HIS逆传快速激动,且PPI会小于TCL。

图1图示描述了ART(AP-AVN)的折返机制,以及HIS束区域拖带时是否夺获HIS束两种情况下的传导途径。AP=旁道;AVN=房室结;HIS=希氏束;LAF=左前分支;LPF=左后分支;PPI=起搏后间期;RB=右束支

图2CS=冠状窦导管电图;HIS=希氏束导管电图;PPI=起搏后间期;RVA=右室心尖部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wh/19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