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挺健康的人,短短几个小时突然得病就死掉了,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猝死。其中因为心脏病而猝死的占约80-90%,虽然少量心脏早搏不会引起严重问题,一般不会引起猝死,但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可引起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有可能引发心室颤动而猝死,需要特别注意,积极治疗。
文/羊城派记者张华通讯员李朝
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教授
因心脏病而发生猝死的比例非常高图/视觉中国
心脏病占猝死的80%-90%王清海教授诊室案例
李先生近日经常出现心慌,医院心血管专科门诊,经过心电图检查发现他有频发室性早博。他十分担忧自己的心脏问题,因为近日他身边的一位50多岁的好朋友,职业司机,平时看起来很健康,只是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前两天,他开车去粤北出差,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了猝死。这件事确实让李先生一直很不安,自己经常心慌,疑虑会不会也会发生猝死。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脏早博图/视觉中国
在得知自己患有心脏早博后,李先生焦虑得问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我有早搏,会不会出现猝死?王清海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近年我国人群中出现猝死的现象确实在增加,而且多发生在40-60岁的男性人群。据统计,我国每年猝死人数达到50万以上,每天约有人猝死,医院外,没有多少抢救时间,所以,猝死是十分可怕的。
TIPS:什么叫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6小时)之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王清海教授说,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骤停止,其中80%以上是冠心病引起,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斑块形成或闭塞,各种心律失常等,导致长期心肌缺血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引发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或者突发心力衰竭而死亡。其它常见的有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肺心病等等。
室性心脏早博有可能诱发猝死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不按照正常时间和节律的提前搏动。王清海教授说,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类型,一般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早搏的发生多于心肌缺血或者心电传导异常所引起。少量早搏不会引起严重问题,但会引起心慌心跳等不舒服。专家强调,一般早搏不会引起猝死,但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可引起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有可能引发心室颤动而猝死,需要特别注意,积极治疗。
预防猝死,需守好这四道防线
在临床上,发生猝死的中青年,身体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在出现意外前大多存在劳累、熬夜、吸烟、酗酒等情况。所以,王清海认为,想预防猝死,需守好这四道防线:
0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科学饮食、坚持运动、戒烟、禁止酗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科学饮食,多吃蔬菜鱼类,可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图/张华
02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比如心脏血管严重狭窄、以前得过心肌梗死、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这类病人再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平时坚持应用中西药物治疗,例如黄芪、党参、三七、丹参、陈皮等补气活血化痰或者应用阿斯匹林、他汀类药物等。
03积极控制心律失常一般的早搏不至于出现心脏性猝死,但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例如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一定要积极治疗,必要时安放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也是一种好办法。
04积极去除发病诱因如长期熬夜、连续长时间工作、大量抽烟、酗酒、过度疲劳、心情压抑、激动、大怒、大悲等。
受访专家介绍
王清海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西医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中医基础理论造诣深厚,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气短、胸闷、胸痛、眩晕、头痛、咳嗽、水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于运用桂枝、黄芪等通阳益气、行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中医内科杂病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著有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编专业著作《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四期。研制治疗高血压药物2种,治疗心脏病药物2种。获得发明专利1项。
出诊地点:特诊专家诊室(门诊综合楼3楼)
出诊时间:周一、四、日上午
文章来源:羊城派 编辑排版:李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