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距离护考还有
27天01
慢性新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心脏负荷过重的病因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其中前两者左心室压力负荷重,后两者右心室压力负荷重
注:容量负荷过重主要见于瓣膜关闭不全,压力负荷过重主要见于瓣膜狭窄
心功能分级(需要记住)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微活动即引起气急,心悸
IV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休息时出现气急,心悸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最典型的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多发生在夜间,为白色泡沫痰,若发生急性肺水肿则(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体征可出现(心率增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部分病人可出现(交替脉)为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水肿,腹胀,少尿,肝区疼痛)等。早期在(身体下垂部位和组织疏松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可出现(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肝区压痛),还可出现(发绀)因为(体循环静脉淤血,血流较慢,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
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体力活动),减轻(心脏负荷),(低钠)饮食
心功能不全病人使用利尿剂以(排出体内潴留体液,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使用扩血管药物,通过扩张小动脉以(减轻心脏后负荷),通过扩张小静脉以(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小动脉制剂临床上以硝酸酯类药物为主,如(硝酸甘油),给氧方式首选(舌下含化)。扩张小静脉制剂如(卡托普利,哌唑嗪)
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主要,最常见的药物是(洋地黄类药物),常用药物是(地高辛,毛花苷丙),主要药理作用是(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不宜应用以免(诱发或加重心率失常),中毒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神经系统反应出现黄视,绿视,视力模糊,心血管系统表现),其中(心血管系统反应)为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常出现(各种心率失常),(室早二联律)最为常见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休息和活动应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尽量保证病人(体力,精神,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一般心功能I级病人(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II级病人(可适当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III级病人(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心功能IV级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指导心功能不全病人避免(感冒),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使用血管扩张剂改变体位时(不宜过快)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心功能不全病人适宜的饮食为(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限制(水,钠)摄入,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腌制品,海产品,发酵食品,罐头,啤酒味精,碳酸饮料)等,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5g),增加(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大剂量液体灌肠)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心功能不全病人出现水肿应注意(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及感染)的发生,对于阴囊水肿的病人可使用(阴囊托),注意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每日(测量体重),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发绀情况,体温,咳嗽,呼吸音)变化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之前应(测脉搏),若用药后(成人脉搏<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婴幼儿脉搏<80次/分)或出现(恶心,呕吐)应考虑出现毒性反应,此时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停用(排钾利尿剂),观察(血钾),积极补充(钾盐),为纠正快速性心率失常若血钾不低可选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对于缓慢性心率失常可选用(阿托品)
02
记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急性左心衰竭的特征性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30-40次/分,咳嗽咳痰,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乏力,少尿,血压降低,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青紫,面色苍白,被迫采取坐位,两腿下垂)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查体可见(心率和脉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原则
为了方便记忆于是乎就自己编了个顺口溜:坐马离西接小羊
坐: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回流
马:应用吗啡可减轻患者烦躁不安,减轻心脏负担,应用过程中注意病人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
离:静脉注射利尿剂呋塞米,应用过程中要严格记录尿量,注意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情况
西:高流量氧气6-8L/min吸入,加入20-30%酒精湿化,可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有利于改善通气
接:应用四肢轮流三只结扎法
小:应用硝普钠以扩张血管,应用时应注意现用现配,避光使用
羊:应用洋地黄,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慢,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不能应用
0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缺血达(6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数日或数周以前可有先兆症状如(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大汗,烦躁,血压波动,心率失常,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频繁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烦躁,大汗淋漓,濒死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一般发生疼痛24-48小时后,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一般发热体温在38℃左右,多在1周内恢复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率失常),多发生在(病后1-2天内),(前24小时)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心源性休克的表现为(疼痛时血压下降,若疼痛缓解时收缩压<80mmHg,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晕厥)则为休克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先做(心电图)检查,可出现的特征性的改变是(宽而深的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样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血清心肌酶测定出现最早,恢复最快的酶是(肌酸磷酸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行行心肌再灌注应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最好在(3-6小时内)进行,(发病12小时以上)的病人不宜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最好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以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极化液的成份为(氯化钾1.5g,胰岛素10u加入5%葡萄糖溶液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14天,对改善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律失常有帮助
一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发生室颤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忌用(洋地黄类制剂)以免(诱发或加重室性心律失常)
12.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定位和范围
v1-v6: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v1-v3:前间壁心肌梗死
v3-v5:局限前壁心肌梗死
v5-v6:前侧壁心肌梗死
II,III,aVF:下壁心肌梗死
I,aVL:高侧壁心肌梗死
v7-v8:正后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搬动),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心律,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尿量,疼痛性质)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适宜的饮食为:
(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总热量)不宜过高,宜(少量多餐),注意(多饮水),多食用(富含纤维素及果胶)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遵医嘱长期服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行(低压灌肠),忌(高压灌肠)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抗凝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应用溶栓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出血,凝血时间,纤维溶酶原),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后术肢(制动)
04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沿(结间术,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网)传导,最终到达心房与心室而产生一次完整的心动周期,其冲动产生的频率为(60-次/分),产生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
窦性心动过速是成人窦性心律在(-次/分),多属生理现象,健康人在吸烟,饮酒,饮茶,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病理情况如(发热,甲亢,贫血,心力衰竭,休克)可发生,心电图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次/分,P-P间隔<0.6秒),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以减慢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成人窦性心律(<60次/分),多见于健康的青年人,睡眠状态,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亦可见于(颅内压增高,器质性心脏病,严重缺氧,甲减,高血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过量也可发生,心电图特征是(窦性P波出现,频率<60次/分,P-P间隔>1秒),一般无症状,当心率过分缓慢,心排量不足时可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因心动过缓而出现症状者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但不宜长期应用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性心律在60-次/分),快慢不规则,可见于正常人,心电图特征是(窦性P波P-P或P-R间隔长短不一,相差>0.12秒以上)
临床上将偶尔出现期前收缩称为偶发性期前收缩,但(期前收缩>5个/分)称为频发性期前收缩,若(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是:
(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期前收缩后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是:
(QRS波群提早出现,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0.12秒/分,与前一个O波无相关,T波常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偶发期前收缩大多无症状,频发期前收缩使心排出量降低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检查可发现(有脉率不齐,听诊心音不齐,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相对减弱或消失)
出现频发房性,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利多卡因)
引起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电图特征是: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规律不一的f波,频率-次/分,QRS波群形态正常,心室律极不规则),
临床表现:
(心室率<次/分者,可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心室率极快者>次/分,可因心排出量减少而发生晕厥)。
持久性房颤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检查可发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心律绝对不规则)。急性期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颤)
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室颤一旦发生表现为(迅速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发绀,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查体(心音消失,脉搏触摸不到,血压测不到)
心电图特征是(QRS波群,T波消失,呈完全无规则波浪状曲线,形状,频率,振幅高低各异)。发生室颤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心律失常病人适宜的饮食为(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量多餐),忌(烟,酒,刺激性,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食
应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病人的(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神志,面色)变化,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应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随时有引起猝死的心律失常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房颤病人首选的治疗是(同步直流电复律),室颤首选的治疗是(非同步直流电复律)。行电复律时电极板须(用盐水纱布包裹或均匀涂上导电糊),放电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身体任何部位均不要直接接触病床及病人)
推荐阅读1、汇总丨医护人员必备护理操作50项(2.0版)
2、重要!年护士资格考试教材变动整理
3、从考试形式与题型改革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更难了!
4、护考冲刺攻略,90%的人不知道!
5、编制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的区别
6、护考丨每日一练及高频考点-
更多护考资料
请扫码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