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洗澡,尤其是冬天洗澡,其实也就是这十来年吧,大家才习惯天天洗澡哒,以前不好多人一星期甚至一冬天搓一把咩……
嗯嗯当然,咱们这个“黑历史”还没有号称“千年不洗澡”的中世纪的欧洲人“黑”。
路易十四(左),伊莎贝尔一世(右)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因为长期不洗澡,体味像野兽一样臭。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曾经自豪地说一生只洗过两次澡,一次是在出生的时候,一次是在结婚的时候。
欧洲人咋这么不爱干净呢?嗯据说,中世纪早期,他们还挺喜欢洗澡,真的,喜欢到了全民参与的程度,男女共浴,边洗边吃吃喝喝。
大概是浴室太欢乐了,渐渐地,它成了偷情和招妓的场所。于是,浴室便成了花柳病的传染源。再后来,一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梅毒爆发了。
15世纪末的梅毒+黑死病,导致欧洲盛行一种观点:所有疾病的传播都是因为洗澡。他们认为,在洗澡的时候,水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会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体内,引起疾病……
好了,分享完这个小科也是今天才get的趣闻,下面进入正题:是哪位科学家12年不洗澡呢?他想干嘛?
主角儿就是这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DavidWhitlock。
事情是这样的。David发现,马很喜欢在泥土里打滚。
你要说了,打滚不是很常见么?不仅仅是马,我们家的猫啊,狗啊,在没人管的情况下,都爱在地上打滚呀。但是,科学家David童鞋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他的结论是,马之所以爱在泥土里打滚,是因为泥土里存在有益菌。他还把有益菌具体化了,叫“亚硝化单胞菌”——基本上每一种与水或土壤接触的生物都会有这种细菌,比如,龙虾、蚯蚓、淡水龟、蛤的表面都有。
我们知道,人长期不洗澡会发臭。发臭的主要原因得“归功”于汗液。汗液里有尿素,尿素会分解成氨,而氨恰恰是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以此为生,并产生臭味。
但是,如果咱们的皮肤表面存在亚硝化单胞菌的话……David发现,亚硝化单胞菌能够分解氨,产生亚硝酸盐和一氧化氮。亚硝酸盐是一种强大的抗菌物质,一氧化氮有扩张血管、平衡血压等一系列好处。
可惜,这样一种好菌,随着我们过度的洗澡,已经从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中消失了。而要重新定植这种菌,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David决定培养自己身上的亚硝化单胞菌,然后把它成喷雾。最后,David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只要坚持定期喷菌,不洗澡根本不是问题!
想买这种喷雾吗?嗯嗯目前还没有看到资料说这种喷雾有市售哈。不过,它的存在,让一直以来争论不断的“洗不洗澡话题”再次热了。
那么,到底多久该洗一次澡呢?
首先,太频繁的洗澡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过度洗澡会让皮肤失去天然油脂层的保护,导致干燥发痒(冬天尤其明显)。
其次,有研究发现,过度洗澡可能会阻碍小孩免疫系统的成熟,导致过敏、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增加,甚至严重时还会得糖尿病。所以,从长远来看,让孩子们在小时候接触大量的细菌可能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免疫系统。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小于1岁的婴儿一周可以洗三次澡或更少;美国皮肤病学会则建议6-11岁的儿童一周洗一两次澡就好,除非他们特别脏。
那么,咱们也要12年不洗澡吗?呃……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长期不洗澡,除了不可控的体味之外,有害菌通过眼睛、鼻子、嘴巴进入我们身体的风险还是很大哒。还会容易引发皮炎等症状。
至于多久洗一次,许多皮肤科医生给出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如果你生活在特别潮湿的地方,或是你很容易出汗,那你可以按照以下建议多洗洗:
1.温水洗,压缩洗澡时间。长时间的热水冲洗会带走天然油脂。
2.建议只在身上容易出味道的地方涂抹香皂或沐浴液(腋窝、腹股沟、臀部),其他地方用清水冲冲就好。
3.搓澡的时候,千万别跟自己较真,尤其是女生。这世界上,不光男人是泥做的,女人也是泥做的,差不多就OK啦!
好了,了解了欧洲贵族千年不洗的黑历史
又get到了亚硝化单胞菌这个新名词
你今晚准备定植一下有益菌咩…
END来源:科普苏州
编自:DrWhy、奇点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