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
来势凶猛,死亡率高
让人措手不及
那就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一旦发生
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危及生命
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
但仅3.5万获得了及时规范救治
约50%的心梗患者
发病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西南医院心脑病科、城北急诊科举行了“心梗救治日”义诊活动,为前来咨询的群众免费诊断,答疑解惑。
西南医院心脑病科
副主任江云东教授提醒大家:
心梗
牢记两个“”
一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二是把握黄金救治分钟
心梗来临前,身体的这些表现在提醒你:
如果你是经常吸烟、加班、熬夜、运动少、暴饮暴食、吃得油腻、工作压力大的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这些情况,可要小心了:
1.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烦躁、出汗、濒死感;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24小时内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约20%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右室心肌梗死可发生右心衰竭。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突发心梗,一定要
1.停止活动
立即就地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2.拨打
家属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到来。在等待的过程中,尽量安抚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面色、四肢、心率、呼吸等,帮助医生了解情况。
3.保持呼吸通畅
停止活动后,要尽力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如果患者有缺氧指征的话,可以进行吸氧;如果患者已经昏迷,要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倾斜,及时清除嘴里和鼻子里的分泌物。
4.舒缓心情
家属不要过分慌张,别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患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
预防心梗,这样做
1.控制好血压、血糖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血糖有波动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
2.注意保暖
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在气候波动较大的时节,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
3.饮食清淡
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食物和太多进补,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过饱。
4.不宜晨练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应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尽量避免晨练,患者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
文/汪建英代旭锋
原标题:《身体出现这些症状!离猝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