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发作时心律每分钟~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一直以来自以为心态很好,很乐观的自己怎么也没想到会和心脏病沾边,估计和我熟悉的人也不会相信。但它就是“光临”到我身上了。

几年前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心烦。晚上入睡后不能有任何的干扰,尤其是不能突然打开灯,一受到干扰手就会抽搐,有时就会嘴巴张得大大的合不拢,心里清清楚楚就是上不来气。拍打、捏鼻子,折腾半天才能缓过神来。去医院做心电图一切正常,大夫说最好发作时检查。可每次发作完了以后就和正常人一样,也就没当回事。

最严重的是一个周六早上,起床后就感觉特别心慌,心跳特别快。我首先想到可能是饿了或者贫血,丈夫周末正加班忙精准扶贫的事,所以我就没告诉他。加班前他给我们买了一些早餐送到楼下,下楼找早餐的我缓了几次才回到家里。“躺下睡一会儿可能会好,上次心跳快的时候我睡了一觉就好了。”这样想着,我拉了个沙发垫睡下。睡下很明显能听到心“咚咚”跳的声音,连衣服都在剧烈抖动着。担心睡着“有事”孩子们害怕,所以就没敢睡着也睡不着。让女儿给我盛了点稀饭,喝了后丝毫没有好转还是继续快速地跳。

一分一秒等待,从七点多等到九点,心跳显然没有刚开始跳的那么快了,但明显感觉不舒服。医院,大夫将听诊器放在胸前一听就说:“心跳这么快,赶紧做个心电图看看”。做完心电图,大夫肯定地说:“你这病就是室上速,现在跳的不快都一百九十几,那你早上跳得快的时候应该有二百几,得赶紧通知家人做手术。"再一把脉又严肃地说:“你现在连脉搏也没了,这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

虽然不清楚病到底有多严重,但听着这可怕的后果,看着眼前的孩子,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边流泪边给丈夫打电话。

人的心脏好比一个"房间",血管就像"电路",我的“房间"现在正常,是多出了“电路",如果不尽快把多余“电路”切掉,经常发生“短路",时间久了“房间"也会出问题”。大夫建议我尽快做手术。我选择了住院治疗,眼巴巴看着药一点一滴泵进血管,一分一秒等待着心脏监护器上的数字慢慢下降。吃药吊针治疗两天后心率恢复正常。

暑假期间我们医院做手术,虽然住院的时候大夫说是小手术,心里很放松,但在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内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在等待室内,看着电视剧里常见的手术室门一道道开开合合,看着大夫一次次出去和病人家属沟通病情,有的原本小手术却做成了大手术,我越来越紧张。旁边的阿姨大声呻吟喊疼,但紧张的她自己都说不清到底哪里疼!

大夫推着我走进一道道门,消毒结束后,边和我说话边打麻药,然后用穿刺针穿刺血管,将电生理检查导管通过血管插入我的心腔;心脏电生理检查所用的电极导管长而可弯,能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电极导管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发放微弱的电刺激来刺激心脏,以便诱发心律失常,明确心动过速诊断;然后医生通过导管找到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从而根治心动过速。通俗一点说就像电焊一样,用烙铁烫死多余血管,“焊接”住正常血管以防止“短路"。

一次次的放电,心脏一次次频跳,消灭一个又一个多余血管,一小时,两小时,时间在一秒又一秒中过去,可始终找不到早搏发病的准确位置。从左心室到右心室,一次又一次放电,甚至加药刺激都找不到那个隐藏很深的病因。专家会诊,再放电,再加药刺激……最后专家命令:“别再电了,再电就击成三度了!”那个时候疼痛早已抛到脑后,一心想着配合医生安安全全走出手术室。原本计划一个多小时的手术,丈夫在手术室外等了三个小时!

术后十二小时静静平躺着不能动,邻床的高中女孩伤口疼的喊叫了一晚上。十二小时之后可以侧身,二十四小时才可以坐起来。护士特别强调术后别拿重东西,一月别做剧烈运动。

原本想着手术做了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好,可现实是稍着急了心脏会疼,紧张了心脏会疼,劳累了心脏也会很痛。有时感觉戳心似的疼,有时会心慌无聊,烦躁不已。一次偶然和同事提起,她说自己都做了三年了还疼。去医院复查时大夫说:“如果还跳的那么剧烈,就说明没有清理干净。只要不出大问题你就别理它,时间久了慢慢就好了,要不就得吃稳心律的药!"

这种类型的病心情调整特别关键,但心慌、长期的心痛会让人觉得很烦躁、郁闷。偶尔在一篇文章里看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的一句话:“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们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们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们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们将决定你的命运。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了消除心慌的状态,为了不让自己变得消极、负能量,为了不使自己变成“病态”人,我尽力将自己的内心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方面想让内心积极一点,另一方面是想分散注意力:每天六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三口人从家里出发,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七点我准时到校,校门口看着忙碌的家长牵挂着孩子,听着满是关爱的唠叨声,深深体会到教育一个孩子的不容易。这样想着还不忘在签到时留一个微笑,它有时微笑回我,有时大笑,有时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其实无论生活还是人,只要你对它笑,它必定对着你笑。

走进校园,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花样篮球训练都已准备就绪。孩子们有的踢足球,有的玩花样溜冰,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练武术......这里一块儿,那里一群,将操场挤的满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宜人精致,艺术兴学”体现得淋漓尽致!二年级的花样篮球永远是最靓丽也最吸引人眼球的节目。每天看着孩子们从不会再到一点点进步,动作逐渐变娴熟再到精彩演出,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惟有付出泪与汗,方换四季花相伴”的真正含义!

在灶上吃过早饭我顺着楼道往上爬,一路上不断有学生打招呼“老师好”“老师早上好”,点头回应并体味着作为教师小小的幸福感。

爬上六楼就到达我自己的“世外桃源":这里我不必担心悠悠的洛河水最终会汇聚哪里,不必担心时卷时舒的云朵将会飘向何处。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包揽万物的胸坏;闭眼沐浴阳光,感受太阳关照万物的温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悠闲洒脱的行云流水;看着熟悉的景色、忙碌的车辆……

踏着楼下操场上孩子们活力四射的节奏,我的锻炼时间正式开启:抖抖手,动动脚,伸伸腰,踢踢腿,时而快走,时而慢跑。在这“世外桃源”再配上刘珂矣的《半壶纱》,品读颇具禅意的歌词,感受飘逸流畅的旋律,意境极佳!

有时静静聆听不知名的鸟儿的叫声,尽管车辆喧闹,但还是难以阻挡清脆的鸣叫声,这边唱,那边和。有时这些小鸟飞到楼檐上,飞到电线上,有时大胆地闯入我的“桃源”,那婉转的鸣叫声给“桃源”又增加了几分意境。偶尔还有美女上来“作客”,静静地相伴而行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等到八点左右身上微微出汗锻炼结束,精神饱满进入上班状态!

空闲时间我会看看书,“品读故事,感悟生活,一书一哲理,一悟一开窍”;听听音乐自我陶醉在优美的乐曲中,“塞上江南,广袤草原,一歌一座城,随乐去旅行”;安静的时候喜欢在邮箱里写写画画涂抹心灵;遇到美景我也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拍照,然后配上几句白话式的打油诗自娱自乐。

前段时间跟着同事们学习跳曳步舞,还加入了旗袍秀行列。许是在艺教组的缘故,也算是让自己“艺术”了一把!记得曾经唯一的一次“艺术”,是上师范时在舍友的强烈要求下出演一棵“没有台词,没有动作"的大树。现在我喜欢上了“艺术",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与“艺术”沾边,因为艺术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充满阳光。

我想:倘若心中有“山水”,倘若心中有“田园”,那心还会跳得那么快吗?倘若心中有“鸟语”,倘若心中有“花香”,那心还会慌吗?倘若心中有“阳光”,倘若心中有“雨露”,那心还会痛吗?

最后,用自己编的顺口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件的翻篇:

心脏突然跳不停,大夫建议做射频。

据说手术像吊针,实则怕的要人命。

两根导管直穿心,释放电流心跳频。

前后历经三时整,全程用电在击心。

剧里情节演自身,惊心动魄不轻松。

术后伤疤是真疼,撕心裂肺不敢动。

情绪调整至关重,喜怒哀乐扰心情。

安安心心来养身,走近自然赏美景。

听听音乐健健身,晒晒太阳见光明。

拒绝消极能量正,神清气爽一身轻!

高琴,80后教师,平时喜欢写写画画涂抹心灵。

高琴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怎样治疗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19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