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同步跟踪学科进展,了解前沿动态资讯,获取最新研究结论。

年8月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年欧洲心脏年会上公布了最新的欧洲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SVT)患者管理指南。由于上一版指南发表于年。这本指南是16年来的首次更新,该指南同时在欧洲心脏杂志和ESC网站在线发表,指南强调了导管消融对这种常见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普通人群SVT患病率大约为0.2%,女性大约是男性的两倍,6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是年轻人群的5倍。

该指南提供了对所有类型SVT的治疗建议。室上速的药物治疗方面自年以来没有重要变化,近年来发表了一些有关这些药物的潜在获益和风险的资料,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SVT急性发作的终止,长期应用由于疗效差及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有限。16年来临床实践的主要变化是根除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可以用于大多数SVT患者。

妊娠期间发生室上速并发症风险较高,对怀孕妇女指南提出了特殊建议。对于怀孕妇女应避免使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在妊娠前3个月,如果必要一些药物可以谨慎应用。持续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怀孕妇女如果药物疗效不佳或存在药物禁忌症,可以考虑采取新型导管消融技术(零射线导管消融)。该指南的主要更新和建议如下:

表1与年指南的主要变化对比(第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变化是窄QRS波心动过速的急性期处理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的推荐级别从I类下调至IIa类,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未提及应用胺碘酮和地高辛。另外,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性期处理腺苷的推荐级别从IIb类上调至IIa类,胺碘酮从I类下调至IIb类,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未提及应用索他洛尔和利多卡因。

表1与年指南的主要变化对比(第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变化是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盐和液体摄入的推荐级别从IIa类下调至IIb类;局灶性房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推荐级别都做了相应下调。心房扑动的急性期处理伊布利特的推荐级别从IIa类上调至I类;心房或经食道起搏的推荐级别从I类下调至IIb;氟卡尼和普罗帕酮的推荐级别从IIb类下调至III类。

表1与年指南的主要变化对比(第三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变化是AVNRT的急性期处理中未提及胺碘酮、索他洛尔、氟卡尼或普罗帕酮。AVRT的急性期处理β-受体阻滞剂推荐级别从IIb类上调至IIa类;妊娠期SVT发作维拉帕米和零射线导管消融推荐级别从从IIb类上调至IIa类。

表2年指南最新推荐(第一部分)

这部分亮点内容包括:1)推荐伊伐布雷定单用或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考虑用于症状性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Ia类推荐);2)单纯房扑(无房颤)患者推荐抗凝治疗(IIa类推荐);3)建议应用静脉伊布利特或口服多非利特(院内)转复房扑(I类推荐);4)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患者推荐高频心房起搏终止房扑(I类推荐)。

表2年指南最新推荐(第二部分)

这部分亮点内容包括:1)胺碘酮禁用于预激性房颤(III类推荐);2)无症状预激患者考虑进行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分层(IIa类推荐);3)无症状预激患者进行包括异丙肾上速激发试验的电生理检查发生以下情况建议导管消融:房颤时最短的预激性RR间期≤ms,旁道不应期≤ms,多旁道,可以诱发的旁道介导心动过速;4)无症状预激合并电不同步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推荐导管消融(IIa类推荐)。

表3无法确定诊断的窄QRS波心动过速的急性期处理

这部分亮点内容包括,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2)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建议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方法终止心动过速,推荐平卧腿抬高位(I类推荐,B级证据),3)如果迷走神经刺激无效推荐应用6-18mg静脉腺苷I类推荐B级证据);4)如果迷走刺激和腺苷无效,可以应用静脉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IIa类推荐,B级证据);5)药物治疗无法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表4无法确定诊断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急性期处理

这部分亮点内容包括,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2)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建议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方法(I类推荐,B级证据),3)如果迷走神经刺激无效且患者静息心电图未见预激推荐应用6-18mg静脉腺苷I类推荐B级证据);4)如果迷走刺激和腺苷无效,可以考虑应用静脉胺碘酮(IIb类推荐,B级证据);5)药物治疗无法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6)维拉帕米不建议用于不明原因的宽QRS波心动过速(III类推荐)。

表5预激性房颤的急性期治疗建议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2)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可以考虑静脉伊布利特或普鲁卡因胺(IIa类推荐,B级证据),如果药物治疗无法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I类推荐,B级证据);可能考虑氟卡尼或普罗帕酮(IIb类推荐,B级证据);胺碘酮禁忌(III类推荐)。

表6妊娠期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建议

主要亮点内容如下:1)准备怀孕的女性推荐导管消融治疗症状性反复室上速(I类推荐,C级证据);2)急性期治疗:任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速立即电转复(I类推荐,C级证据);首先迷走神经刺激,如果无效建议应用腺苷终止室上速(I类推荐,C级证据);推荐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由于室上速的急性期终止和心率控制(IIa类推荐,C级证据),如果β受体阻滞剂无效,静脉地高辛可以用于房速的心率控制(IIa类推荐,C级证据);3)妊娠前3个月禁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I类推荐,C级证据);4)妊娠妇女禁用胺碘酮。

附:指南部分中文版流程图

图1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流程

图2未知诊断窄QRS波心动过速急性处理流程

图3未知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急性处理流程

图4窦速处理流程

图5局灶房速急性处理流程

图6房扑/大折返房速急性处理流程

图7AVNRT急性处理流程

图8AVRT急性处理流程

图9预激房颤急性处理流程

参考文献

EuropeanHeartJournal()00,1-65,doi:10./eurheartj/ehz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201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