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萘心安”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布莱克的步伐,共同探索普萘洛尔的“前生今世”吧!

普萘洛尔的发现过程

年,美国乔治亚州医学院的R.阿尔奎斯特(RaymondPAlqvist)提出了一种假说,他认为在体内存在两种肾上腺素受体,并将其命名为α受体和β受体。但是,这个理论太过新颖,以致于提出后十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时,二战结束不久,格拉斯哥大学的年轻讲师布莱克(JamesBlack,-)受聘成为了ICI(英国帝国化学工业集团)的首批药物研究员。

此时的布莱克对阿尔奎斯特的观点深信不疑,并从年开始着手寻找β受体阻断剂。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探索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如何与受体结合?结合之后又如何进行化学信息传递?

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了“内在拟交感活性”(intrinsicsympathomimeticactivity,ISA),即某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了能够阻断受体外,还对β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内在拟交感活性弱的β受体阻断药,其拟交感作用一般被其阻断作用所掩盖,但当内在交感递质被耗竭后,则对受体无兴奋作用。此时再用此类β受体阻断药,其阻断作用无法发挥,拟交感作用充分表现出来,引起心脏兴奋和支气管舒张等。因此,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阻断剂将更为有效。

年,布莱克和他的同事成功合成第一个β受体阻断剂——丙萘洛尔,然而遗憾的是,丙洛萘尔会使小鼠产生胸腺瘤,不能用于临床。但布莱克毫不气馁,终于合成出了不仅比丙洛萘尔更为有效,且避免了小鼠的致癌现象,还不存在“内在拟交感活性”的今天广为人知的心得安——普萘洛尔。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药理学家一生中发现一种药物已实属不易,但布莱克却发现两个重磅级的药物普萘洛尔与西咪替丁。可能正是由于他对科学的热爱与坚持,才使得有如此之成就。

普萘洛尔的作用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又叫萘心安、恩得来、萘氧丙醇胺、AY-。分子式为C16H21NO2,白色,无气味的结晶粉末,宜密封保存

(1)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效果较好)、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但室性心动过速宜慎用)。

(2)锑剂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当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试用本品。

(3)也可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准备)等。治心绞痛时,常与硝酸酯类合用。可提高疗效,并互相抵消其不良反应。对高血压有一定疗效,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为其特点。

血管瘤

药理

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β1与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初期因外周阻力反射性增加(使α受体作用相对增强),故降压作用不明显,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冠状动脉及其他内脏器官血流量均减少。

新建文本,单击两次进入编辑

普萘洛尔能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血压调节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可竞争性对抗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作用。

血浆肾素活肾素活性因β2受体被阻断而降低,还可致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

作用特点:温和、缓慢、持久,能抑制肾素分泌,无直立性低血压症。治疗震颤的机制可能与β2受体有关,也有可能是中枢作用。

药物的吸收与代谢

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较完全,吸收率约90%。1~1.5h血药浓度达峰值,但进入全身循环前即有大量被肝代谢而失活,生物利用度为30%,进食后生物利用度增加。

血浆蛋白结合率93%,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受遗传控制,并具有立体选择性,其活性异构体左旋普萘洛尔主要有与α1酸性糖蛋白水平较低,因而血浆中未结合普萘洛尔的比例高于欧洲人,因此中国人对普萘洛尔更敏感。

其具有亲脂性,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产生中枢反应。

普萘洛尔也可进入胎盘。分布容积约为6L/kg。普萘洛尔半衰期为2~3h,主要经肾脏排泄,包括大部分代谢产物及小部分(小于1%)原形物。普萘洛尔可以从乳汁分泌少量。普萘洛尔不能经透析清除。

ADVERSEREACTION(不良反应)!!!

1.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诱发及加重心力衰竭;

2.其他:加剧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精神抑郁、乏力、低血糖、血脂升高。可见嗜睡、头晕、失眠、恶心、腹胀、皮疹、晕厥、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须注意。

3.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严重抑郁,甚至有自杀企图。

4.加剧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并掩盖低血糖症状。

禁忌症

(1)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鼻黏膜微细血管收缩,故禁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2)禁用于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症患者。(3)本品有增加洋地黄毒性的作用,对已洋地黄化而心脏高度扩大、心率又较不平稳的患者禁用。

ATTENTION!!!

1.本品口服可空腹或与食物共进,后者可延缓肝内代谢,提高生物利用度。

2.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量个体差异大,用量必须个体化。首次用本品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并密切观察反应以免发生意外。

3.注意本品血药浓度不能完全预示药理效应,故还应根据心率及血压等临床征象指导临床用药。

4.冠心病患者使用本品不宜骤停,否则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室性心动过速。

5.甲亢病人用本品也不可骤停,否则使甲亢症状加重。

6.长期用本品者撤药须逐渐递减剂量,至少经过3天,一般为2周。

7.长期应用本品可在少数病人出现心力衰竭,倘若出现,可用洋地黄苷类和(或)利尿剂纠正,并逐渐递减剂量,最后停用。

8.本品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但非糖尿病患者无降糖作用。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

9.服用本品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血压、心功能、肝肾功能等。

10.对诊断的干扰:服用本品时,测定血尿素氮、脂蛋白、肌酐、钾、甘油三酯、尿酸等都有可能提高,而血糖降低。但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增高。肾功能不全者本品的代谢产物可蓄积于血中,干扰测定血清胆红质的重氮反应,出现假阳性。

11.下列情况慎用本品:过敏史、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肺气肿或非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肝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雷诺综合症或其他周围血管疾病、肾功能衰退等

药物相互作用

1.奎尼丁可使普萘洛尔的清除下降。如必须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必要时调整两种药物的用量。

2.普罗帕酮可增加普萘洛尔浓度,引起卧位血压明显降低。如必须合用,应仔细监测心功能,特别是血压,必要时调整普萘洛尔用量。

3.与胺碘酮合用可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与丙吡胺、氟卡尼合用,也可引起心动过缓。

4.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合用治疗心绞痛或高血压有效,但也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或心力储备降低。合用时应仔细监测心功能,尤其是对于左室功能受损、心律失常或主动脉狭窄的患者。

5.地尔硫卓可增强β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对心功能正常的患者有利。但合用后也有报道引起低血压、左室衰竭和房室传导阻滞。因此,两药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尤其是老年、左室衰竭、主动脉狭窄及两种药物的用量都较大时。

6.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均有直接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合用可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传导障碍。在左室功能不全、主动脉狭窄或两药用量均大时危险性增加。因此,两药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

7.与咪贝地尔合用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力储备降低。在开始β阻滞药治疗前应停用咪贝地尔7~14天。如必须合用时,应监测心功能,特别是老年、左室功能下降、心脏传导功能下降或主动脉狭窄的患者。

8.目前虽然还没有苄普地尔、氟桂利唪、利多氟嗪、戈洛帕米、哌克昔林与普萘洛尔发生相互作用的报道,但这些药均能减弱心肌收缩、减慢房室结传导,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心动过缓或心力储备下降,因此,如必须合用,应监测心功能,特别是左室功能下降、心脏传导功能下降或主动脉狭窄的患者。

9.肼屈嗪可增加普萘洛尔的生物利用度,空腹服药多见,而对缓释制剂的影响较小。

10.右丙氧芬可能增加普萘洛尔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危险。合用时应注意监测。

11.与奥洛福林合用,可引起低血压或高血压伴心动过缓。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12.芬太尼麻醉时,使用普萘洛尔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

13.利托那韦可增加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及毒性反应。合用时,应减小普萘洛尔用量。

14.齐留通可引起普萘洛尔浓度明显升高。如合用时应密切监护。

15.西咪替丁可减少肝血流量和肝脏对普萘洛尔的代谢,使普萘洛尔血浓度提高。如需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心功能,如血压、心率。必要时应调整剂量。

16.甲氧氯普氯普胺可增强胃肠蠕动,加快普萘洛尔吸收速度,因而可提高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

17.环丙沙星可增加普萘洛尔浓度,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合用应监测血压和心功能。

18.氰西汀可引起普萘洛尔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大,故应监测普萘洛尔的毒性反应,必要时减少用量。

19.与氯丙嗪同用,可使两者的血药浓度均增高。

20.氟伏沙明可抑制普萘洛尔代谢,导致心动过缓和(或)低血压。合用时建议开始剂量宜小,并监测心率及血压,或换用一种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

21.当归提取物可能抑制普萘洛尔经肝脏细胞色素P酶的代谢,如果合用,应注意监测血压。

22.呋塞米可提高普萘洛尔的血浆浓度,该作用可能与利尿使细胞外液减少有关。

23.与氢氯噻嗪同用,可引起血糖、三酰甘油及尿酸水平增高。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应避免两药同用。

24.与地高辛合用可导致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并且普萘洛尔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合用时应仔细监测心电图和地高辛血药浓度,并相应调整剂量。

25.与肾上腺素合用时,可引起高血压和心动过缓。

26.可加重α1受体阻滞药的首剂反应。除哌唑嗪外其他α1受体阻滞药虽较少出现,但与普萘洛尔同用时仍需注意。

27.普萘洛尔可增加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合用时应注意监测,相应调整利多卡因剂量。

28.可使非除极肌松药如氯化筒箭毒碱、戈拉碘铵等药效增强,作用时间延长。

29.普萘洛尔与可乐定联合治疗时,突然撤去可乐定可使高血压加重。因此要撤可乐定时,应先撤普萘洛尔,密切监测血压,数日后再逐步减停可乐定。与莫索尼定合用时,如突然撤去莫索尼定也可引起高血压反跳,应予注意。

30.与甲基多巴合用时。极少数患者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可出现异常的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31.与麦角胺、双氢麦角碱,美西麦角合用,由于血管收缩作用增强,可引起外周缺血或高血压发作。应密切监测,或换用一种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

32.可增加利扎曲坦的生物利用度。

33.可增加丙米嗪的血药浓度。

34.可减少溴西泮代谢,使其毒性增强。

35.可抑制佐米曲坦代谢,使其不良反应增加。

36.可抑制硫利达嗪代谢,增加后者毒性。由于可能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因此严禁两药同用。

37.与华法林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38.与可卡因同用,可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冠脉循环血流。

39.普萘洛尔与泛影酸盐类造影剂同用时,应注意可能加重后者的类过敏反应。

40.抗酸药可降低普萘洛尔生物利用度,应尽量分开服用。

41.考来替泊可降低普萘洛尔生物利用度,使普萘洛尔疗效下降。如合用,应分开服用,必要时调整剂量。

42.利福平、利福布汀可诱导肝脏细胞色素酶,加快普萘洛尔代谢,降低疗效。如合用,应增加普萘洛尔剂量。

43.苯巴比妥或戊巴比妥对肝脏微粒体酶系统有诱导作用,可降低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必合用时应监测疗效,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换用另一种不依赖肝脏代谢的β受体阻滞药,如阿替洛尔、噻吗洛尔。

44.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引起血压升高。如合用应监测患者的血压,相应调整普萘洛尔剂量。

45.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疗效。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麻黄制剂。

46.普萘洛尔可影响血糖水平,故与降糖药同用时,须调整后者的剂量,并注意监测血糖,或换用一种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

47.普萘洛尔可减弱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或茶碱的疗效。

48.β受体阻滞药可拮抗利托君的作用,应避免普萘洛尔与利托君合用。

49.普萘洛尔与腺苷、阿莫曲坦、贝那普利、西拉普利、氰伐他汀、多非利特、非那雄胺、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劳拉西泮等无明显相互作用。

那一世

现代意义

普萘洛尔的诞生,为我们控制心率失常、以及对付多种心血管疾病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且在其出现的时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尚存在些许副作用,仍需谨慎使用,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改善其效用,减少甚至消除其副作用。

启示

布莱克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敏锐的洞察力(在人们都对阿尔奎斯特的理论不以为意时,坚信其正确)、严谨科学的思考(反复研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结合机理,不惜花费十年时间)、执着坚持的精神(经历了一次努力后的失败后仍然坚持研发),这些都是做科研不可或缺的品质。

反思

成功绝非偶然,只有不断坚持才会最终品尝到成果的甘甜。充分的知识、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不断反思坚持都是创造新物质的条件。我们必须更刻苦学习,并学会创新,这才是我们科研成功的保证。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药品的副作用。我们进行科研工作时,必须更加严谨,因为副作用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只有时刻心存敬畏,才能真正搞好科研。

资料

魏星张鸿洋

文案

魏星张鸿洋邰英轩

排版

魏星张鸿洋邰英轩

审核

沈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216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