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优惠信息
近日,医院内分泌科成功救治了一位高渗昏迷病人。73岁的患者王大娘,糖尿病12年,平时间断口服“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并的不好,经常感觉乏力,口干,腿疼,腿麻。8天前,大娘不小心摔伤右髋部,伤后感觉右髋部肿痛,不能活动,在家卧床休息,症状也没有得到缓解,医院拍片后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第二天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当时已出现神志恍惚,测随机血糖≥33.3mmol/L,血钠mmol/L,最终诊为“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猝死等并发症,病情十分凶险。经与家属耐心沟通后,收入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科室钱光芳主任带领医护人员,指导给患者进行大量补液(包括鼻饲温开水),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控制感染,并加强对老人的护理,预防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等情况,监测血糖、血钾,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补液量,经过48小时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王大娘的病情好转,恢复了基本正常的生命指标。身为糖友,或许您听说过“高血糖要钱,低血糖要命”的说法,以为只要不发生低血糖,就没有性命之忧。其实,在糖尿病危象中,由高血糖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除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外,最为凶险的便是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以严重高血糖但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及意识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1型和2型糖尿病中均可发生。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1.5%,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少见,但病死率仍高达15%左右。会并发心肌梗死、卒中、癫痫发作、脑水肿等危重病情,致死率高,夺命性最强。此病起病隐匿,一般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需要1~2周,偶尔急性起病,相当一部分患者此前没有糖尿病病史。常先出现口渴、多尿、乏力等糖尿病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多食不明显,有时甚至厌食。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和体征。脱水可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四肢冰冷、心动过速、低血压、尿量减少等。通常患者的血浆渗透压mOsm/L时,即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当血浆渗透压mOsm/L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及病理征阳性此病的发生诱因,最常见的是各种应激情况,比如出现肺炎、胃肠炎、胰腺炎等急性感染,或者是严重的外伤、中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其次是摄入不足或失水;或是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带来糖负荷的增加;还有二氮嗪、利尿剂等药物影响,造成对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抑制;最后是肾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同时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服药和监测中就要特别留心,不可医院,错过了抢救时机,就会发生夺命悲剧。专家提醒广大病友,在发生下面情况时,要高度警惕病情加重的可能。首先是多饮、多尿的现象,比以前明显加重;或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及进行性意识障碍;其次是在大量摄糖、静脉输液、使用激素或苯妥英钠等药物后出现多尿及意识障碍;第三是在感染等应激状况中出现多饮、多尿、乏力、食欲减退、呕吐;第四是水摄入不足、失水、应用利尿剂时;第五是没有特别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第六类尿糖强阳性、尿比重增加、血糖显著上升时。出现这几类情况时,请您及时就医。最后提醒患者朋友,应该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要擅自更改服药时间、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更不能随意停用药物。患者家属也要了解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做好照顾、监督、提醒患者的任务,有问题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救死扶伤,我们一直在路上!供稿:赵媛媛
编辑:程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