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说:患者心悸八年,经心电图检查,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西医拟诊为“房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长期服安定、心得安、谷维素、维生素、复方丹参片、脑心舒等,中药曾迭用安神定志丸、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复脉汤,治法涉及滋阴、温阳、重镇、心脾气血双补、活血,然而屡经治疗,效果平平。该患者身具痰饮之证,而征象细微,医生往往难以发现,这是一难;患者阴阳俱虚、痰瘀互阻,统筹兼顾不易,这是二难;医者若仅仅采取辨证论治,其心悸症状往往难以得到控制,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辨病、抓主症地采用恰当的药物,对医者的素养要求甚高,这是三难。综上三点,患者心悸八年,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就显得不奇怪了。

关键词:心系病证;安神剂;中西医学;泻火药;祛风湿药;病症证结合;独处藏奸;心悸;房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温胆汤;桂枝甘草汤;张锡纯;安魂汤;定心汤;真武汤;炙甘草汤;苦参;桑寄生;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

作者简介:余国俊,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毕业于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自学中医。其启蒙老师为著名中医简裕光先生,师承导师为现代经方大师江尔逊先生(江尔逊先生师承蜀中名医、经方大家陈鼎三先生),继承整理江尔逊的学术经验而发扬光大之。治疗疑难病证,讲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证与辨体质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反复验证和筛选高效方药。发表中医学术文章百余篇,出版中医专著三部,参编医著十余部。

正文:

洞悉“独处藏奸”(心悸8年)

诊断现场

女患,40岁,年12月25日初诊。

主诉:心悸8年。

患者产育后曾人流3次,患过肾盂炎、慢性肠炎,体质渐差。

8年来经常感觉心中悸动不安,胸膺窒闷、隐痛,短气,冬春季节及阴雨天诸症明显加重;

且每因情怀不畅、受凉、劳累而诱发早搏及心动过速,心跳可达~次/分;

夜眠或午眠时,于目合而将欲入睡之际,往往突发早搏而难以入眠。

经心电图检查,心脏无器质性病变,西医拟诊为“房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

长期服安定、心得安、谷维素、维生素、复方丹参片、脑心舒等,中药曾迭用安神定志丸、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复脉汤,疗效平平。

刻诊:症如上述,身形瘦削,面憔悴,眼眶、颧部色稍黯,经期少腹痛,经色偏黑夹血块;

舌质红,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呈紫暗色,苔黄薄腻,脉细,偶有促象。

辨证论治

[老师]

心悸是心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虚有实。

虚证有心气虚、心阴虚、心脾两虚、肾阴虚、肾阳虚等;

实证则有痰饮、瘀血。

若为纯虚证或纯实证,治之不难。

但临床所见者多为病程较长的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证,治之较为棘手。

如本例心悸8年,此前曾人流3次,患过肾盂炎、慢性肠炎,体质渐差而累及于心,虚象昭然。

但长期服用镇心安神、补养心脾以及滋养心阴、温通心阳之方药而疗效平平,可见不是纯虚之证,而是虚中夹实之证。

[学生]

从患者眼眶、颧部色稍黯,经期小腹痛夹血块,舌有瘀点,舌下静脉呈紫暗色等来看,夹有瘀血是很明显的。

但老师还考虑到痰的方面,言其“痰瘀阻滞心络”,不知这“痰”从何处辨来?

[老师]

从整体上看,患者似无痰可辨。

患者有一个特异症状:

睡觉时于目合而将入睡之际,往往突发早搏而难以入眠。

这一特异症状便是痰饮停于心下的确证。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人之所以能入眠,全赖心肾相交,即心阳下降交于肾,肾阴上升交于心,而成“水火既济”之态。

今痰饮停于心下,则阻碍心阳下交于肾之道路,使心阳不能息息下达,必郁结而内陷,且化热化火,火热扰乱心神,则惊悸而不能入眠矣。

此乃心脏突发早搏而惊悸不寐之缘由也。

况痰饮之与瘀血,总是交互为患,难分难解,是以古贤今贤,咸谓“痰瘀相关”。

这就提醒临证者治疗心悸之时,不仅要重视瘀血,而且要在胸中存一“痰”字。

纵无显性之痰可辨,亦当细推是否存在隐性之痰;

何况痰饮停于心下而致惊悸不寐,本系显症乎!

若此者,则当于补益心脏气血阴阳之际,配合化痰祛瘀通络药物。

考虑为心阴亏损,心阳不足,痰瘀阻滞心络之证。

治宜滋养心阴,温通心阳,化痰祛瘀通络。

予生脉散合桂枝甘草汤、温胆汤化裁:

潞党参15g,麦冬20g,五味子6g,桂枝15g,炙甘草6g,法夏10g,茯苓15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0g,苦参10g,甘松6g,五灵脂15g(包煎)。

6剂。

二诊:心中似乎较前平稳一些,余症如前,脉仍偶有促象。

上方去陈皮、竹茹,加桑寄生20g,北细辛6g,三七粉6g(吞服),苦参增至20g,甘松增至12g,6剂。

三诊:服药期间适逢月经来潮,小腹痛减轻,血块减少,心悸明显缓解。

舌质淡红,边尖瘀点已暗淡,舌下静脉色基本复常,脉细已无促象。

上方加黄芪30g,石菖蒲10g,炙远志6g,6剂。

微火烘脆,轧细,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0g,每次1丸,日3次,连服40天。

效果:

1年后因他病来诊,言服完1料心悸进一步减轻,乃照方炮制续服2料。

数月来虽偶发早搏及心动过速而出现短暂心悸,但无须服西药,稍事休息即安。

眠食正常,气色较好。

小编批注:

本文原名为《洞悉“独处藏奸”》

“独处藏奸”这个词,中医用作辨证论治术语,寓意深刻。

张景岳曾谓:“独之为德,为群疑之主也;欲得之者,犹纵目于泰山之顶,犹认针于沧海之中”(《景岳全书》)。

其意是说,“独特”的脉证,往往是疑难病证的主因所在,医生欲得其“独”的真情,临床诊察时必须极目纵观,明察秋毫,擅于发现“独”的迹象;

而于辨证时,则又须不忽于细,必谨于微,明于辨析“独”的本质。

特别是见到某些不合逻辑、乖违常情的特异性脉证,每每蕴藏着病机的安危,医生更应慧眼独具,心思独到,细审底蕴,不可掉以轻心。(以上引文摘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24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