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只有冬季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事实并非如此!在又闷又湿的夏天,同样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每年夏天,卒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都会明显上升。因此,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不可掉以轻心。
夏天冲冷水澡也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年7月12日晚,家住衢江区高家镇的陈老伯外出捕蝉后回家,因为天气炎热,为图一时舒服,冲了个冷水澡。谁知冲完凉后立即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乏力等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医院急诊室。
急诊科医生判断陈老伯可能是脑中风,立即通知神经内科医生会诊,为他做了急诊脑部CT,结果证实了之前的判断,陈老伯确实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医生马上为陈老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使人的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导致血流缓慢。外出干活或行走,出汗较多,回家立即冷水冲澡或进入空调房,一冷一热,导致血管快速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小兵说,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疾病的75%,夏季的发病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为何夏天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1
温度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比较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气温较高时,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相对降低,极大挑战了人体耐受力,人体为加强散热使血液集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02
由于气压偏低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注意身体,谨防病情变化。
夏日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01
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心态平和,及时调节情绪。
02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均衡膳食、戒烟戒酒、作息规律等。
03
坚持科学正规的治疗,包括找专科医师专家诊疗,确定治疗方案,遵医嘱合理用药等,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反复发作。
另外,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
吃哪些食物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01
玉米
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02
西红柿
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03
苹果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04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05
茶叶
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06
大蒜
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07
洋葱
含有一种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08
茄子
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提醒: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心动过速、肢体麻木、晕厥等症状,及时就医,不可麻痹大意。对于已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心血管病的患者,出现症状频发或者加重的情况,更要马上就医,避免耽误最佳救治时机。
(来源:健康湖北)
原标题:《一个冷水澡引发的大抢救,闷湿的夏日这类人群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