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中学
(.9-.2)
四十年代的博中,相继任校长者有王贞鹭(.8-.7)、陈起昌(.8-.7,北流人),高福桂(.8-.8,博白镇田湖村人,中山大学毕业),王祥珩(.8-.2,博白岐山坡人,王力胞弟)。学校经历了发展壮大与曲折历程。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博中于年制订了四十年代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并几经斗争,获得了县参议会通过拨宾兴、经古书院的收入为建校费,在仓沮阁周围建成教室宿舍楼四座,办公室和学生食堂各一座,创办了高中部。
年下期,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第一班学生,学制为三年制,从而成为一间完全中学。校名从年9月开始,由“博白县立初级中学”改称为“博白县立中学”。以后每期招收高中一班,初中二至四班。
到了年上期,博中便拥有高中6班,初中12班,全校高初中共有18个教学班,师生逾千人的完全中学。一群群同学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博中。校园面积扩大至多亩(合14万平方米)。
至年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全体同学于寒假回乡募捐,开展了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博中的活动,争取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博中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将社会所筹得款项,在校园南面兴建了卫生室,北面兴建陶公亭以纪念本校创办人陶伯明先生,并在字祖庙前南面建成了科学馆,内有理化、生物实验室5间,还有实验准备室,生物标本室,室内有动物、植物和矿物标本,人体解剖模型,人体发育过程模型、摩擦生电器、有线电话机、化学试剂、烧瓶、量筒、天平等,还有天花病、花柳病模型和吸烟致害人体肺部模型等等,教学仪器、药品齐全。学校还建置有藏书五万多册的图书馆,其藏书量仅次于县立图书馆。
年兴建的科学馆
年至年,师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辟了校外运动场地,隔玉博公路与旧中山公园为界。其后博中于此建置了6个篮球场,可惜该场地于年被“伟光花园城”所占。此外,还建成了南校门,上书“任重道远”,在外操场建成了东校门,上书“继往开来”,字体为书法家袁赞猷书。年12月1日,博白解放,博中教学蓬勃发展。年春,由黄宗菶校长创办的博白私立“旭初初中”停办,教师、学生拨入博中。高福桂于年2月至年5月出任博中校长,建立新的教育秩序。年,博中接受试行“中学暂行规程”,学习苏联教学经验,试用苏联理科教材。实施德、智、体、美和综合技术教育、进行教学改革。
年5月,博中被省教育厅选定为试行“中学暂行规程”的重点学校。年3月,博中黄选贤代校长在武汉召开的中南六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教育会议上作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必须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使博中名声大振。从而成为全国试行新规程的36所重点中学之一。
年上期,省教育厅组织部份中学领导及厅干部到博中视导总结交流经验,博中又被列为广西重点办好的学校,广西省教育厅在年下期在博中召开广西教学改革会议,组织部份中学领导到校视导,对博中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按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按德、智、体、美要求培养学生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博中各科教改文章刊载在《中学教育经验选辑》、《广西教育》等书刊上,并为本地区中学培养了一批师资,曾有“小师专”之称。
年,博中初中部招93-98班共6个班,高中部只招收高28-29两个班。
年,高小毕业生增多,县对普通中学重新布局设点。是年秋,博中改名为“博白县第一中学”,招收初中生6个班,即99至班;招收高中生5班,此即是博中的高30-34班(年毕业)。而龙潭初中开始招收高中生2班,改名为博白县第二中学,使全县有完中2所。
年,博中高中毕业人数人,考入大专院校的有人。
年,博中招收初中5个班,即至班,高中部只招收3个班,即高中35-37班。
年,博白县中学有83人考入大专院校,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各1人,李衍衡夺得广西高考文科第一名,考上北京大学,曾福瑚获得理科第1名,考上清华大学。
至年下期,博中初中部招收6个班,即-班;高中部招收4个班,即高38-41班,从而成为一间的拥有高中12班,初中18班,全校30班师生共有多人的完全中学。从年9月份起,学校组织师生上山烧炭、大炼钢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卢祥明照片
至年,学校有小工厂、农场,努力开展勤工俭学,勤工助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三好学生卢祥明、李承兰、何雅珖被评为勤工俭学的标兵。卢祥明的先进事迹送广西勤工俭学会议展出。玉林专区教育局曾在年12月于博中召开《玉林专区中等学校现场会》,总结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
东大楼
博中于五十年代建成了东大楼、艺术馆、女生宿舍(在环玉书院西)。东大楼年时为博白一初中的教学楼,年以后即为博白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大楼。年春,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有很多人留级,高中部压缩了一班人,故只有38-40三个班,高41班后来就不存在了。
(四)博中一分为二时期(年6月至年6月)
年春,博中分为高中、初中两校,高中部名为“博白县高级中学”,简称“博高”;初中部称为“博白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一初中”。行政领导、教学管理完全分开,但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地、教工宿舍、学生膳堂等无法分开安排,学校处于一种“分中有合”的状态。高初中分校后,初中部在沙梨园(今一小处)建成了南大楼和学生食堂(在初中教学楼后面)各一座。叶振章担任一初中校长,黄选贤(年出生于博白镇城东樟岭屯,广西大学商学院政治系毕业),担任博白高中校长。当时,正处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黄选贤校长带领师生在城东水库一带开垦荒地30亩种植粮食作物,在校内开展农业科研试验,搞醣化饲料养猪,以改善师生生活,安然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年末,博中曾在玉林专区中学校长会议上介绍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善师生生活的经验。
年下期,博高比上届五个班(高42至46班)少招了一班人,仅招四班(高47班至50班)。年下期,又仅招三班(高51班至53班),后又从沙河中学调上来二个班,此即后来的高51班和高55班。由于多了高51班,故年招收的高51-53班即改为高52-54班。到了年下期,博高则仅招了两班学生(高56-57班),此两班学生于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为文化革命前的最后一届高考。年5月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高考秩序。
“文化大革命”十年,博中教育备受摧残,年8月,博白一初中教师4人(林时、李福全、罗国杰、宋永寿)被推下鱼塘。博高学校领导和部份教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年1月至6月,学校停办,大部份教职工调到各乡镇高中任职,其余送五?七干校或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强迫劳动及交代问题。学校的土地被分割占用约多平方米,教学仪器损失极大。
(五)博中合二为一时期(年7月至现在)
年7月,学校恢复办学,博白一初中同时并入,高初中合并,校名为“博白县中学”,但只招收高中普通班,学制改为两年。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行拨乱反正,处理文革遗留问题,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于年冬为被错划为右派和因受冤假错案之害的教师给予平反,恢复名誉,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教育、教学发展新规划。
年夏,县政府发文件,博中改办为“博白县重点中学”。并面向全县择优录取6个班学生,恢复三年制教学。经三年拼搏奋斗,首届毕业的学生高考成绩突出,考取大专以上人,重点大学36人,其中考上北京大学1人,清华大学3人,中国科技大学1人,此外还有中专55人,成绩列广西前茅,提升了博中的声誉。
年,在县党委和校友的关怀、广西大学的支持和帮助下,由县建筑公司承包于年9月建成了高四层,拥有24间教室的钢筋水泥结构教学大楼一座。其时,林时出任博中校长(.8-.8),并被选为博白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当时百废俱兴,县体委想在县人民会场建置灯光球场,林时校长在县人大常委会议上激情发言说:“党中央决定于年恢复高考之后,现在社会最激烈的竞争,便是高考竞争,千军万马都在争过这条独木桥。如果在县人民会场建置灯光球场,比赛时的哨鸡一响,博中的学生还能安心学习吗?假如有一天台湾回归祖国,县城还有会场开庆祝会吗?我建议,县人民会场划归博中管理,为全县保留一块会场和运动场所。”后来,县的领导采纳了此意见,将县人民会场(原清代北校场)划归博中管理作外操场,并圈砌围墙予以保护。
年博中考取大专生人(内有重点大学27人,其中清华4人)。
年考取大专生人(内有重点大学51人,其中清华2人)。年秋,恢复初中部招生,由全县各乡镇推荐出优秀高小毕业生,经过统一考试,再择优录取两个班初一新生人入博中就读。此时,博中在全县人民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声望、乡镇政府则以能考入博中学生的人数多少,作为评估本乡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年,教师李继祥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个人;86.1班学生高荣获得《半月谈》年度中学生奖学金元及荣誉证书,庞志军夺得年广西高考文科第一名;年沈贤良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庞军被评为广西优秀教师,周健贞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卫生工作者先进个人。年7月18日,《广西日报》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博白中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五育”一齐抓“三好”同时创》为题,《光明日报》以《广西博白中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为题,介绍了博中的办学经验。
年,博中有初中6个班,学生人;高中20个班,学生8人;高、初中生合计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此外,有体育师资培训班1个,学生59人,补习班4个,补习生人,全校学生共人。
年,广西中学常规管理工作会议在博白召开,博中校长庞军(.4-.12)在会上介绍了《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广西区内外先后前来参观学习的学校有多所,参观人数超过人。
(六)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博中
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博中又以新的面貌,稳步前进在教改洪流中。现在的博中,校园面积进一步扩大,于年后征了40多亩地,重新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初中部。办学规模比上一世纪扩大了3倍多,年,高中部有54个教学班,初中部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多人,在编的教职员工人,另有8个补习班。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先进,设置了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各班教室都装备了显视终端接收装置,便于提高教学效果。
1、丰富的教育科研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已成师生共识。-年,博中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和各种会议上宣读的论文、经验共余篇。博中于1年成立了科研处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多人,形成了以科研处为主导,学科组为主体,领导、教师人人参与科研的运作机制。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2年11月,广西全区中学教育管理会就在博白县中学召开,多年来所编写的自治区地方教材被广泛交流使用。诸多教学辅助资料,诸如《高中物理全能专题训练》、《高中物理课堂导学与训练》两册出版发行以来,在广西区内外有较大影响。
5-8年,博中教育科研课题获奖的项目有:省级课题《科研兴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省级课题《中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学校教研组负责有国家级、省级、地方级的各类科研课题,教师人人申报有自己的科研课题,人人都通晓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教育、教研取得显著的成绩。博中已成为广西教育、教学科研的先进基地。
2、雄厚的师资队伍
博中拥有一支忠于职守,师德高尚,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吃苦耐劳,教研、教学能力强、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的年轻化教师队伍。在专任教师多人中,有党员教师多人,研究生学历10多人。
现任博中领导班子,是一个办学理论新,组织能力强,团结协作好,务实开拓的年轻班子。通过抓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领导和教师实现了从维持型向创新型,从经验型向科学型,从单一型向综合型,从教师匠向专家、学者型的转变。
3、目标任务
以创建广西一流高中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求发展,以贡献树形象,以文化铸内涵,以创新促发展,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把博中建设成为校园优美,管理高效,科研领先,质量一流,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区乃至全国名校。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地,成为辐射和带动玉林市基础教育发展的信息中心和资源中心,成为玉林市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学校之一,成为博白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与区内外、国内外交流的窗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