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关于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如果血压不是特别低,在85/55mmHg左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以不必急于使用药物治疗,经过调理可以有所改善。如果出现低血压伴有医院就诊,寻找低血压的原因。
低血压体质者应当正常饮食,选择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健康食物,不要过度节食,一日三餐不可或缺。
在炎热的夏天注意补充液体,注意喝水和吃汤,以保证正常的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至于是否吃许多的滋补食物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过度强求。
锻炼身体,低血压者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身材过度运动,一是很少运动,因此每个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运动出汗过多时注意补充液体。
对于体位性低血压者,切记不要突然变换体位,应当缓慢起床后采取坐位,过一会再下地,也不要在蹲位过久时突然站立,防止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倒发生身体受伤,极少数人可能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骨折甚至颅脑损伤。
二是关于心动过缓
一般来说心率低于60次/分就称为心动过缓,这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但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你查无器质性病变,亦无症状,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在临床上,心率低于60次/分的人是否会出现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之间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尤其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以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安静状态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左右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之间,就会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则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器官的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部闷痛、晕厥甚至猝死。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根据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的原因可将其主要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它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心动过缓多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工作的人、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年轻人,也可见于睡眠中的正常人。
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心动过缓大致是由心外因素和心内因素两种原因导致的:
心外因素包括:①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人,可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②患有胃扩张、肠梗阻、胆石症、颈部或纵隔肿瘤等疾病的人,可反射性地导致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而出现心动过缓;③使用某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药物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④患有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脑垂体功能减低等)、高钾血症或处于低温状态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⑤处于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麻疹等)恢复期的人可出现心动过缓;⑥遗传因素可导致心动过缓。
心内因素包括:患有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处于下壁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人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看其症状的程度以及发病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只要消除了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患者的心率自然会恢复正常。心因性窦性心动过缓(如患者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用药物治疗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症状严重者最好应安装心脏起搏器;症状较轻的患者可服用一些具有提高心率作用的药物;无症状者则可不必治疗。
欢迎DSP广告投放运营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1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