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消融的基石,它消除了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大多数触发因素。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Ats(房性心动过速)复发,包括不典型房扑、房颤、房速。高达28%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是非PV病灶所致,主要来自上腔静脉、界嵴、Marshall韧带、冠状窦和二尖瓣附近。近期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关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上腔静脉(SVC)隔离疗效的研究,目的是评价第二代冷冻球囊(CB)在常规肺静脉隔离(PVI)的基础上,应用SVC隔离(SVCi)治疗PAF的临床效果。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年8月至年11月期间,计划进行CB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研究的排除标准包括手术的任何禁忌症,包括存在腔内血栓、未控制的心力衰竭、全身麻醉禁忌症和先前的房颤消融。最后共有名PAF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1个月停用胺碘酮,余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在消融前至少3天停用。在这些患者中,50名患者先行PVI,后行SVCi,50名患者仅行标准PVI。在SVC组,在获得PVI后,如果SVC表现出电活动,则通过单次持续秒的冷冻消融来实现SVC隔离。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共随访12个月。此外,如果出现消融后复发的典型症状,则进行额外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随访12个月后,除去前3个月的空白期,SVC和PV隔离组的复发率为10%(5例),而标准PVI组的复发率为28%(14例),差异具有统计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二元逻辑回归:P=0.,OR=0.28,95%CI:0.09–0.8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在总人群中,在SVCi组无ATs复发的生存率高于单独PVI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SVCi的存在与较好的预后相关,同时,左房容积的增加提示不良预后;但是,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只有SVCi与更好的结果相关。关于手术并发症方面,膈神经损伤是CB消融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研究中,在SVCi期间,两名患者在冷冻治疗期间出现短暂PNI。手术结束前膈神经活动恢复正常,同时两组人群中均无窦房结、无与手术相关的主要或次要并发症,包括入路部位和持续性PN麻痹。

研究最终结论提示与单纯PVI相比,在CB下行PVI同时隔离上腔静脉可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ATs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

表1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表2关于无AT复发的单变量/多变量COX回归分析

图1两组无ATs发作的生存曲线

文献来源:OvereinderI,OsórioTG,C?lbureanPA,etal.Comparisonbetweensuperiorvenacavaablationinadditiontopulmonaryveinisolationandstandardpulmonaryveinisolationinpatientswith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withthecryoballoontechnique[J].IntervCardElectrophysiolJan15.

策划英忠

审阅苏波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22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