寞性心动过速
指成人窦性心率次min。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窦性心动过速很常见,心源性原因有心力衰竭,心包、心肌或心内膜炎症等。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情绪激动、运动、甲亢、低血压、缺氧、发热、贫血和感染等则是常见的非心源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二)临床要点
1.症状可无症状;或表现为逐渐开始的心悸感,心跳快而有力,而后逐渐减慢。
2.体征查体可发现心率及脉搏增快,Si可增强。
3.心电图窦性P波频率-次min,偶有高达次minP波后有正常QRS波。PR间期正常。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P波频率减慢。
(三)诊断关键
1.诊断根据症状结合心电图表现。
2.病情危重指标本病多为暂时性,病因去除后即可恢复正常。
3.鉴别诊断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见后。
(四)治疗关键
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后多可恢复正常。也可根据情况使用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如异搏定等。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率低于60次min。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最常见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如正常人休息或睡眠时,运动员及体质强健者,还可见于胃肠道疾病、黄疸、黏液性水肿等。使用体阻滞剂、洋地黄或钙拮抗剂,如异搏定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老年人心率常较慢。如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缓在运动或情绪激动后心率不能相应增快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二)临床要点
1.症状与体征可无症状,或休息时无症状,但运动耐量可能降低。严重的心动过缓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无力、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心率低于20次min可引起晕厥、抽搐,甚至死亡。查体可见心率和脉搏减慢。
2.心电图窦性心动缓心率多在40-60次min,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频率低于60次min。P波形态和时限同窦性P波。常伴有PP间期不等,即窦性心律不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