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严重危及生命。其最常见的直接原因(约82%)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使心脏绝对或相对丧失泵血功能。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突飞猛进,针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起搏器也应运而生,其起搏方式不同,功能各有侧重,在心内科急救领域大展身手,筑起了防治心脏性猝死的“钢铁长城”,很多患者因此而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近日,78岁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杨老太就身历了人工起搏技术效果的神奇和“大难不死”的幸运。
前不久,杨老太反复眩晕发作并加重,2天后突起心跳呼吸骤停,其学医的女儿为她简单施行心肺复苏后紧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冠心病监护病房。入院后心电监护显示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且患者同时出现眩晕症状,结合既往病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等。
考虑到患者随时有再次心脏骤停及猝死可能,科室立即与家属沟通,建议安装目前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ICD具有支持心动过缓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脏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作用,能在3—4秒钟内识别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能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杨老太接受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术后5天顺利出院。不出所料,当日患者回家上楼时,突发眩晕、欲倒,正当家属不知所措时,植入杨老太体内的ICD发挥了神奇而强大的作用:即通过它自动识别、充电、放电的功能,患者成功复律,短时间恢复正常,继续上楼回家。一星期后,杨老太已能正常活动。她告诉周围的人说:“安了这块“宝贝”,就不担心随时去见“马克思”了,还可以安心地多活几年哪!”
相关链接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送脉冲电流、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激动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的心脏起搏点。也就是说,它模拟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使心脏有效的搏动,恢复正常节律。
医院是全省最早开展人工心脏起医院。10多年来,先后实施单腔(WI)、双腔(DDDR)、三腔(CRT)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ICD)共多例。心血管专科发展迅速,拥有一个导管室、两个病区,开设病床90张,具备一支优秀的专业团队,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心脏介入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诊疗手段和水平日趋成熟,医院优势的品牌专科。
健康
心血管内科(一):-
心血管内科(二):-
赞赏
长按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1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