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过心慌的经历呢?
有人剧烈运动后心慌
有人情绪激动时心慌
也有人过度紧张感到心慌
大家可能觉得心慌没什么大不了的
注意!有时心慌可不是普通的心慌!
心慌一定是生病了吗?
所谓心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悸,是指人们主观上感觉心脏跳动明显或者心跳的节律不规律而表现出来的内心发慌。
心慌并不一定代表生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心慌
生理性心慌多发生于剧烈运动、劳累、焦虑或喝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之后,如果不经常发作、每次持续的时间短,调整一下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心慌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不需要药物治疗。
病理性心慌
病理性心慌大多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心慌的感觉,并且持续时间长,或患者本身有心脏病史,就要及早就医,查明引起心慌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慌病因原来是它们
心慌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
心悸的常见病因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神经功能紊乱
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由于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等原因,经常出现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状。
(五)心理疾病
一些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也会引起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状。
心慌发作了怎么办?
如果心悸发作时间短,没有其他不舒服,没有饮食不好,那么调整一下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心慌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不需要药物治疗。
如果心悸发作时间长,发作频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医院就诊。
生活上要注意:1合理休息、限烟限酒、适量运动。
2少吃寒冷与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果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应控制钠盐,少量多餐。
3调整情绪,保持身心安静。
4自我管理心率:如果心悸了,心率低于60次/分或高于次/分,摸自已的脉搏不齐,医院就诊。
心慌发作频繁如何检查
心慌不能自行缓解或医院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抽血等辅助检查。
医生提醒
心悸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平时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前对心慌、心悸等加以预防,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文字: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王世红
图片:东南快报社健康新闻部
编辑:东南快报社健康新闻部
监制:陈懿萍
●X光检查会损害身体健康吗?
●辗转反侧入睡难,失眠只能吃安眠药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永辉超市一季度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