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大折返或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往往是由于心房自发病变或者既往消融,特别是房颤消融导致的瘢痕所介导。因此对于这类房性心动过速进行消融,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其发病机制或者折返环的关键峡部。既往研究显示,高密度标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房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和折返环。年Europac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高密度标测在房颤消融术后gap相关性房速中的应用,其结果值得我们借鉴。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入组年1月至年12月因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再发房性心动过速,且证实为消融gap相关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使用高密度标测电极(Orion,HDGrid,Pentaray)进行标测,确定房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或折返环,同时联合电压标测及拖带标测确定折返环的关键峡部,探讨高密度标测在复杂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应用。研究共入组了例患者,平均年龄65.7±9.2岁,其中男性有81例,均为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心内膜gap相关的房速。既往房颤消融的术式有:单独PVI(34.6%),递进式消融(38.3%)和递进式消融联合Rotor消融(27.1%)。使用高密度标测联合电压、拖带标测明确有种房性心动过速(94种大折返,40种局灶性折返)。大折返性房速折返环分布:45.8%为二尖瓣环折返,37.2%左房顶部折返,2.1%三尖瓣峡部折返,14.9%为肺静脉折返;局灶性折返的分布:40%位于左房前壁,12.5%位于左房后壁,5%位于左房前顶,17.5%位于左房间隔,12.5%位于左房底部,7.5%位于左心耳前底部,5%位于右心房。房速折返环关键峡部的电压很低,大部分<0.5mV(0.03-0.5mV,/,99.3%),部分甚至<0.1mV(0.14±0.mV,51/,41%)。使用高密度标测电极,能更好的阐述房速的折返环,因为这些电极能清楚的显示关键峡部的一些长程、低电压电位,而传统的消融大头在这些区域记录不到任何电位。折返环关键峡部的拖带特点:高输出(8-15mA,2s)时平均PPI-TCL=-6.08±3.4ms,低输出(3-7mA,1s)时平均PPI-TCL=2.64±3.79ms。单独使用高密度标测电极进行激动标测可以确定83.6%(/)的房速机制,联合电压及拖带标测则可以确定%(/)的房速机制。高密度标测联合电压及拖带标测是目前解决房颤消融术后gap相关性房速的最佳策略。
文献来源:KonstantinosVlachos,MichaelEfremidis,NicolasDerval,,etal.QUseofhigh-densityactivationandvoltagemappingin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2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