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快速心律失常。房颤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见于其他疾病及未发现有心脏病变的正常人。房颤可以孤立发生,或合并其它心律失常,最常见合并的心律失常为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

1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首次发生房颤时的症状多数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焦虑、烦躁、坐立不安。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房颤发作时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可以出现心绞痛、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仅数分钟,但可频繁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房颤发生时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受患者个体差异(如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的影响,有的患者刚发生房颤时,可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有的患者可逐渐适应,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接近正常,有些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症状与患者原有心脏病的程度以及房颤时患者的心室率有关。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时,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持续性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

2房颤的原因、分类有哪些?

  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它类型心律失常、酗酒或嗜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但是有6%-15%的房颤患者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已知的基础心脏疾病,也无其它常见触发房颤的原因,这种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根据目前的欧美指南和专家共识所制定的分类标准,房颤可分为:

  (1)阵发性房颤:能在7天内自行终止,转复窦性心律(正常的心跳节律),一般持续时间48小时;

  (2)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3)永久性房颤:因各种原因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医生和患者已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再考虑转复窦性心律;

  (4)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

  第2-4种房颤分类通常也可以笼统地称为慢性房颤。

3房颤的危害是什么?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心房颤动的人群患病率接近1%,按此计算,我国的房颤患者可能高达万。房颤不仅常见,而且危害严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脑中风的发生率。

  血栓形成和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所在。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以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从而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17倍...

4房颤的治疗如何进行?

  房颤的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

  (1)转复房颤心律,使房颤患者恢复并且能长期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

  (2)控制房颤发作时快速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预防房颤造成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避免诸如脑卒中等血栓栓塞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1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这类药物主要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莫雷西嗪等。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其副作用出现机率明显增加,甚至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而且药物致心律失常效应和心外不良反应也多为常见。更令人失望的是,尽管如此,药物转复和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最多只能达到50%左右。

  (2)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这类药物主要有: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等)。控制心室率治疗可以改善房颤的症状,对于预后的影响并不劣于转复和维持窦律治疗,但是由于房颤依然存在,因此仍然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3)房颤的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除有抗凝禁忌证外,均应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能有效的降低血栓形成和避免栓塞,但其疗效易受食物和药物的影响,需要定期抽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防止抗凝过度和抗凝不足。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范围为2.0-3.0时,可以获得预防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最大保护作用。

  2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1)电复律治疗:是通过直流电电击的方法,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优点是转复成功率高,缺点是需要住院监测治疗,并且可能难以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属于导管微创手术,已经在国内外许多较大的心脏中心开展十几年的时间,证实相对于传统的药物治疗而言,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成功率高,多数患者能够达到术后根治房颤,长期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的目的。并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的活动,已经成为房颤首选的治疗方法。

  (3)心脏外科手术:外科医生在直视下,利用射频、微波等能量消融房颤。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相比,手术创伤较大,有时候甚至需要开胸进行手术,术后的恢复时间长。目前主要用于房颤同时合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如心脏换瓣、搭桥、先心病等心脏手术的同时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房颤。

大医生简介

陈建华大夫

陈建华,男,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超过二十年,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师从我国心血管领域的著名专家马长生教授、董建增教授学习经导管微创射频消融根治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主要技术专长包括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包括CRT和ICD的植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心医社

心血管专业医生家园

集合全国心血管大医生

发布前沿心血管医疗资讯

交流最热心血管治疗话题

欢迎心血管大医生发布健康科普文章

编辑邮箱xinyishe

hrd-health.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wh/1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