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开始变暖,大家出去游玩的机会便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意外伤害的发生也会相对增多,其中溺水便不在少数。
01案例回顾患者,男,8岁,2小时前患儿跌落河水中,呛水后意识丧失,但漂浮在水面上,被人救起咳出较多水后意识恢复,可与人正常交流,并出现寒战,伴乏力、犯困,后逐渐入睡。遂就诊于当地卫生院,予输注“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治疗。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以“溺水”收入院。患儿发病以来,意识清,精神差,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动、静脉抽血化验,完善胸部CT。
结合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存在肺水肿,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考虑可能存在肺部细菌感染,治疗上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甲泼尼龙治疗肺水肿及对症支持治疗,嘱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经过治疗,患者心率由次/分逐渐降至86次/分,呼吸由34次/分逐渐降至19次/分,血压由/78mmHg逐渐降至/61mmHg,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02知识链接溺水是导致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是0~14岁年龄组的第1位死因。那么溺水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
当溺水患儿不能保持气道通畅,水进入口腔会引起屏气,但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当吸气冲动强烈时,水被吸入气道,导致呛咳。如果营救不及时,水被吸入气道,导致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并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和呼吸暂停。心律变化多先出现心动过速,随后出现心动过缓,最后为心电静止。从淹没或浸入到心跳停止的整个溺水过程中一般为数秒或数分钟。但在低温或冰水中,该过程可持续1小时。
发现了溺水者,我们该怎么施救呢?现场施救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一旦发现溺水者,应尽快通过各种方法施救,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贸然下水。
2.一旦溺水者被救助上岸,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挽救其生命至关重要。应将溺水者仰卧,迅速检查其反应及呼吸。如果神志不清但有自主呼吸,将患者侧卧位;如果无自主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由于一些溺水者发生喉痉挛或屏气,根本未吸水入肺,即使吸入一些水到肺内也会很快吸收入循环系统,没必要采取各种方法(倒立或挤压腹部)试图将吸入气道的水清除。
溺水时心脏骤停原因是缺氧,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心肺复苏步骤顺序应该为传统的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或正压通气时患儿可能出现呕吐,应将患者头转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
3.所有经过任何复苏措施的溺水者,即使意识清楚且心肺功能看似正常,医院进行评估和监护。
特殊注意事项
1.水中急救
(1)自救
不会游泳者,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冷静,设法呼吸,等待他救。会游泳者,当腓肠肌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大脚趾用力往上方拉,使大脚趾跷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
(2)他救
救护者应从其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手臂,游向岸边。救护时应防止被淹溺者紧紧抱住。
03小结儿童溺水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并不是每次都会这么幸运,能够得到及时的营救和医疗的治疗、救护,如果溺水得不到及时救治,便会失去一个鲜活的生命,给亲人带来无尽地伤痛,血的教训足以让我们深思。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靠近深水区、学会游泳,学会呛水时的自救技巧等,低龄儿童应加强看护,尽量远离水域,保障儿童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邓晓,金叶,叶鹏鹏,等.年与年中国人群溺水死亡疾病负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8(10):-.
[2]陈亦晨,李小攀,陈涵一,等.—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34(4):-.
[3]朱旭豪,李伟南,孟瑞琳,等.广东省清远市农村留守儿童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35(3):-.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冯静静作者单位:医院封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