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四年前科比携手Smart拍摄的那条电视广告让人印象十分深刻,2米高的科比驾驶着小巧灵动的Smartfortwo在车流和小巷中随意穿梭。只是,上一代的Smart在实际的道路驾驶中并没有带给人如广告一般畅快的驾驶感受,也让它“城市精灵”的名号更多地停留在不大的车身尺寸上。于是,在今年,全新Smartfortwo带着更宽大的车身、更时尚的外观以及更畅快的驾驶感受来到我们面前。
也许是做汽车编辑太久,虽然身为一个女性消费者,我却常常难以被那些女生趋之若鹜的车型所吸引,而Smart也曾是其中一员。不得不承认,在试驾这款全新的Smartfortwo之前,我对老款Smart的印象仍然还是一个“大玩具”:外观虽然足够特别,车身小巧适合城市使用,但驾驶顿挫感明显、内饰塑料感太重让我对它并不太感冒。而此次在成都的全新Smartfortwo全国试驾会上,我和这款全新的小精灵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让我对它的印象有了不少改观。
全新Smartfortwo全国试驾会成都站
Smart长“胖”了!看到全新Smartfortwo的第一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加宽的车身、变大的头灯、全新的车身线条让它看起来没有那么小家子气了。尤其是加大的蜂窝状中网多了几分奔驰的家族气息,带有日间行车灯的大眼睛看上去炯炯有神。当几十辆Smartfortwo同时穿梭在成都并不算太畅通的早高峰车流中,还是引得不少车辆和市民行注目礼的。无框车门和撞色车身依然显眼,另外车头部分的线条不再是僵硬地拉到车顶,而是在A柱有了一道明显的转折,也让这辆微型车看起来更像是一辆完整的“车”。这样,本就在外观上十分具有竞争力的Smart又多了一些吸引男性消费者的理由。
全新Smartfortwo
全新Smartfortwo
而外观大部分时候都是给别人看的,车开起来才是自己的。作为日常的通勤工具,车于我来说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外观而是驾驶感受。换了6速双离合的全新Smartfortwo抛弃了之前顿挫到让人快要抓狂的5速AMT变速箱,不仅明显感觉驾驶时平顺了不少,就连操作方式也变得顺手得多。起步时虽然还是需要你深踩一脚油门车身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动作,但提速之后挡位的提升也不会迟滞,十分容易上手,不到2.7米的车身也让超车等动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档位旁边的按键选择经济(E)和运动(S)两种驾驶模式。
全新Smartfortwo搭载6速双离合变速器
全新Smartfortwo内饰
较短的车身和前麦佛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组合虽然让你在过减速带时觉得有些颠,但也是由于这样的车身结构和较轻的车身质量,在你快速过弯或并线时,它并没有因为较高的坐姿而让你有太多顾虑,反而是侧倾较小,稍微给点方向就能轻松快速通过。由于较上代车型增加了KG的重量,即使到了8,90码的高速行驶状态下,在驾驶室内的我们也依然信心十足。毕竟对于这样一款定位于城市的微型小车而言,你显然也不会天天开着它在马路上上演“生死时速”,更多的时候它还是一辆代步车,并不需要多亮眼的马力功率扭矩,好开和舒适才是第一要务。
全新Smartfortwo
值得一提的是,高配的1.0L激情版车型还搭载了自动启停系统,配合仪表盘上的液晶显示屏,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驾驶时车辆的能耗状态。不过,这款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和6速双离合的搭配让车辆在怠速或低速状态下还是会发生轻微的抖动,而这种抖动在启停功能介入后会更加明显。如果你不喜欢,直接在左手边的面板处关闭自动启停功能即可。
1.0L激情版车型搭载自动启停和仪表盘液晶屏
返回试驾场地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从业汽车媒体几年来,试驾过的车型也不在少数,而手中的这台全新Smartfortwo,它绝对称不上是一辆能给你任何驾驶激情的车,但肯定是一辆让你开起来觉得很好玩的车。
全新Smartfortwo的转弯直径仅6.95米
在如今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停车位严重短缺的城市里,Smart存在的意义也并不是让你体会多风驰电掣的驾驶感受,而是让开车的你觉得更方便、更舒心。一个车位停下两辆Smart的例子也许你见过不少,小身材向来是Smart的优势;6.95米的转弯直径也许你没有概念,但如果要说全新Smartfortwo只需要在两个车道内就能实现完全掉头,你是否会有些心动?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车位难寻的地库里随便一个犄角旮旯里就能塞下一辆Smart,而开着三厢车的我却只能一圈又一圈地寻找一个更宽敞的车位。与其说Smart是“城市精灵”,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也许它在速度、空间等方面和普通家用轿车相比没有优势,但在车辆利用率极低却常常堵车的今天,这种两座、好停且能保证一定驾乘舒适性的微型小车,你敢说它一点都不实用吗?
一个车位能停两辆Smart也让不少人津津乐道
此次和全新Smartfortwo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也满足了我对这款全新Smart的猎奇心。“不好开、大玩具、不实用”的印象也随着试驾的深入逐渐改观。一般选择购买它的目标人群,我认为更多的会是添置第二甚至第三台车的家庭,动力、空间都不会是其选车的主要标准。而对Smart来说,这个“城市精灵”其实打从出生之日起就凭借独特的外形和功能成为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只不过是在行车、停车都越来越难的今天,这种代步需求变得越发迫切而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