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协会(HRS)联合发布了《ACC/AHA/HRS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延迟评估和管理指南》。年12月13日《中国医学论坛报》在“循环周刊”版面,医院吕游和杨杰孚二位教授“50次/分钟,心动过缓被重新定义”的文章,对该指南进行了解读。学习二位教授的文章对如何看待“心动过缓”及是否动辄就要安装起搏器,很有借鉴意义,特将指南有关部分摘录于下共同学习:
更新亮点一览
指南将心动过缓定义为心率低于50次/分钟,但以往的概念是心率低于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其实在临床实践中,心率介于50~60次/分钟之间的患者并不少见,此类患者多数没有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且其中一大部分是因为基础心脏病的治疗需要人为服药所致,这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接受起搏器治疗的需求。以下为新指南中,关于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延迟该如何处理的核心建议
⑴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不需要治疗。
窦房结功能障碍,通常与年龄依赖性的窦房结组织和周围心房心肌的进行性纤维化有关,引起窦房结和心房冲动的形成及传导异常,总的来说窦房结功能障碍是否需要治疗的唯一标准,是患者是否有症状。如无症状,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症状可明确归因于窦房结功能障碍,其心血管风险较高,包括晕厥、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等。因心动过缓影响了某些必要治疗的某些药物的使用,则需要考虑植入起搏器。
⑵夜间心动过缓,应考虑筛查有无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障碍和夜间心动过缓都比较常见,患者有夜间心动过缓,应考虑筛查有无睡眠呼吸暂停,治疗潜在的睡眠呼吸暂停,不仅可以缓解呼吸暂停相关症状,还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对于睡眠期间发生睡眠相关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暂时性窦性停顿的患者,除非存在其他起搏指征,否则不应进行永久性起搏。
⑶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没有明确需要安装起搏器的心率下限。
指南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安装起搏器的指征,没有最低心率和长间歇持续时间的标准,指南强调,确定症状与心动过缓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才是最重要的。临床中常因症状发作时,缺乏客观的心电图证据,影响对二者间关系的判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监测,指南认为,长时间植入式监测仪和贴片,比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准确率更高。数据表明,存在非特异性症状,疑似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三分之一通过动态监测,并未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
(其他部分从略…)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1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