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内科主任葛良清博士带领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团队为一名10岁持续性心动过速患儿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手术,让这名患儿的心脏恢复了正常节律。
该患儿入院前3天被家人发现精神欠佳,医院后,做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随即转入我院儿科监护室。入院后,患儿心电监护显示为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达次/分,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食道调搏超速抑制,都未能复律。考虑患儿无休止发作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心内科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团队对该病例进行认真讨论,并征得患儿父母理解与同意后,决定对患儿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手术
罗立副主任医师、喻江标医师在心导管室为患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患儿存在希氏束附近起源的旁道导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即利用消融导管将旁道,也就是异常的传导通路加热损毁,可顺利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但该患儿的旁道起源于希氏束附近,而希氏束是人体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唯一正常传导通路,就好比是连接心房及心室的一根“独木桥”,在希氏束附近消融,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患者希氏束损伤,出现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希氏束附近的旁道消融也曾被认为是射频消融的相对禁区,而该患儿年仅10岁,如出现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后果不堪设想。但考虑到患儿心动过速无休止发作,如不能有效治疗,也必将导致严重心衰、休克而危及生命。经过团队的仔细分析,权衡利弊,最终罗立副主任医师利用先进的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小心谨慎操作,将消融导管稳定在希氏束下后方,放电3秒旁道阻断,心动过速终止,继续巩固消融秒后再行电生理检查,无法诱发心动过速,手术成功,耗时约1小时。目前该患儿已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发作心动过速。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罗立副主任医师介绍,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有效性低的特点,而射频消融术,通过微创的方式,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入心腔内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异常心肌坏死,即可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而且安全、有效。我院心内科已顺利开展射频消融手术20年余,除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外,还能常规、独立开展包括房扑、房颤、室早、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水平和手术医院领先水平。
心血管内科专家介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