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男,61岁。图1、2同一时刻的12导联和3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动过缓,
2,室性期前收缩,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加速的房性逸搏,
5,阵发性加速的房性心律,
6,前间壁、前壁r递增不良。
分析:
R1、2、6、10、15、17、19、20、21是窦性心搏。
R3、7、8、9、11、16、18、22呈室上性,提前出现,代偿间歇不完全,其前有P波,和窦性P略有差异,联律间期在0.6-1之间,是加速的房性逸搏。
R4、5、12、13、14群宽大畸形,提前出现,其前无相关P波,是室性期前收缩,R5、14代偿间歇完全。
R4其前有P′波,P′和窦性P形态有差异,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落在P′的下降支上。这个P′是窦一室房性融合波。
R12其前有P′波,宽大畸形的QRS波群落在P′的上升支上。
一、室早心电图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大于等于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二、代偿间歇:
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位激动,常易逆传侵入窦房结,使提前释放激动,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而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距窦房结较远,不易侵入窦房结,故往往表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三、房性融合波
发自心脏两个起搏点的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心房,各自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房性融合搏动,称为房性融合波。它是心房内绝对干扰的标志。理论上讲,两个起搏点发放的激动在心房内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绝对干扰(在点一肌交界区以外),都能产生房性融合波。
心脏内并存两个起搏点是产生房性融合波的必要条件,两个起搏点发放的激动到达心房的时间差别必须小于P波时限,才能各自激动心房的一部分,产生房性融合波。
两个起搏点发出激动在心房内传导过程中,双方除极波阵发生犬齿交错式的相遇而干扰,形成心房融合波,才能称为房性融合波。
房性融合波的又一机制是室房传导畅通,激动才能通过房室结逆传心房,与窦性或房性激动在心房内相遇发生绝对干扰,产生房性融合波(如图第2个P)。
房性融合波的共同特点是P波形态介于两种P波之间,又是两个起搏点激动传入心房的时间。根据两个起搏点的来源部位不同,确定房性融合波的性质和类型。
四、窦一室房性融合波
窦性激动与室性逸搏、室性早搏(如图)、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并行心律及心室起搏心律逆行传导的激动在心房内相遇,各自激动心房的一部分,产生窦一室房性融合波。
五、加速的房性逸搏
加速的房性逸搏的诊断要点是:
①提早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联律间期在~ms,心房率60~bpm。
③PR间期ms。
六、加速的房性逸搏和房性期前收缩鉴别诊断:
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是折返或者由房性起搏点自律性中度增高(自律性强度属于3级)引起的,联律间期短于ms。
加速的房性逸搏的发生是房性起搏点自律性轻度增高(自律性强度属于2级)引起的,联律间期较长在ms以上,但不超过ms。
陈中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hl/2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