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总是无法背离一个规律
貌似经历越多
越难心动
可总有一些可爱的人和事
突然地出现
让我们怦然心动
就像小编前段时间看到的这张照片
没来由的想起一首歌
“一颗心扑通扑通的狂跳
一瞬间烦恼烦恼烦恼全忘掉”
多么激动
多么感动
可要“狂”到乱跳
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PS:好吧这不是什么抒情文
其实是一篇关于心血管介入技术的纪实报道
10月14日,32岁的刘女士以“间断心慌8年,再发2天”医院心内科。据了解,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休息后自行缓解,6年前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医院药物治疗好转。4月前运动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医院急诊科经过药物治疗转复心率,2天前再次发病,突发突止,发作频率较前增加,发作时伴有心慌、胸闷、胸痛、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等血流动力学表现。刘女士在常规治疗下仍反复发作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达次/分,自己和家人都非常担忧,经人介绍,医院心内科找到心血管专家李志立主任。住院第二天,李主任历时1小时20分钟成功为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术中经电生理检查为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术中消融慢径进行房室结改良成功。出院后不用服用任何药物,术后第二日患者康复出院。
很多患者在出现心律失常后,常会听医生说,建议射频消融治疗。那么什么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呢?
人体正常的心脏激动起源于心脏内的窦房结,然后经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和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该种心律被称为窦性心律。当心脏激动的起源和传导途径等发生改变时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阻滞等。临床上以胸痛、心悸、脉象异常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头晕、目眩、气促、汗出肢冷等症状。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因此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重视。长期以来,心律失常一直是临床诊疗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对血流动力学造成显著影响的部分心律失常(如房室结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临床处理非常棘手,且难以根治。药物治疗疗效极其有限,且长期使用可能发生各种副作用(如致心律失常作用、心脏或心外毒副作用等),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受到了限制。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上的成熟应用,使得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甚至是根治已经成为可能。射频消融术已成为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
射频消融是通过穿刺颈部、锁骨下、大腿静脉的血管,将我们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送入到我们心脏的特定位置,对于一些心律失常进行诱发和标测,找到病灶的起源点。射频消融对于一些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一次性消除成功率能达到98%、对于复杂的心率失常,室性早搏、心房扑动能达到90%以上,而对于一些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能达到80%,对于一些慢性房颤和持续房颤能达到60%。射频消融手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此次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开医院在“射频消融对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该治疗领域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随着这项技术的成功,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大兴名医李志立,医学博士,副教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原第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学习,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等遗传性心脏病。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心血管病委员,西安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心血管专科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导师(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专业特长
专业方向:
冠心病、先心病与心律失常介入诊治
年开始独立进行冠心病介入手术,医院独立完成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包括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的支架植入术,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覆膜支架治疗左锁骨动脉假性动脉瘤。
年开始独立进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年开始独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共完成心脏各种介入手术近万例。无医疗事故。
第一作者完成国科金1项,省及军队基金3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4篇。
(编辑:宣传科李晨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