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健康的“心”
本简介仅供参考,仅供使用者了解心电图基本病例与参数,让使用者可认识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之间的不同。假如您发现您的心电图波形与标准心电图波形不一样,或出现异常心电图,请尽速就医寻求医师诊断。
认识心脏
心脏的基本功能心脏具有四个腔室,由此这四个腔室的收缩-舒张将血液输送至全身。位于心脏上方二个较小的腔室称为右心房与左心房,位于下方的二个腔室则称为右心室与左心室。在血液的循环系统中,从全身回来的缺氧血会经由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流进入右心房,然后送入右心室,借由右心室的收缩作用,将血液推送至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获得带氧血,之后,经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时,则将血液经由主动脉送至全身各处,进行整个血液循环。在此,从左心室将血液送出于血管中的压力即一般所谓的血压。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整个个自发性的血液帮浦功能,乃起源于窦房节(SAnode),亦称之为心脏的节律点,islocatedinrightheartroom上壁的一组特化神经肌肉纤维组织,平均每分钟约60-次的去极化作用。当窦房节开始去极化时,电性脉冲首先会传导至左,右心房,使得左,右二个心房收缩,然后传导至位于左,右心室间的房室节(AV结)藉由左,右束枝的电性传导,引起左,右心室的收缩将血液输出送至全身,因此,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收缩时间大约会差距0.12至0.20秒。但由于心脏此种电性传导作用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特性,可以用来观察心脏的活动与健康状况的,即心电图ECG。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不正常或不规律的心脏窦性节律,无论是因心脏电性传导机能异常或心脏本身的异常,均可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相当重要,愈久未接受诊断治疗,可对心脏造成永久性伤害,机能受损的机率很高愈,常见的有早搏和房颤。
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
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次/min以上。窦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
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正常人,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状态下可因运动、焦虑、情绪激动引起,也可发生在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在发热、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低钾血症、心衰等其他心脏疾患时极易发生。此病在控制原发病变或诱发因素后便可治愈,但易复发。无症状窦性心动过速,难以治疗必须就医。
窦性心律
正常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次-次,如果超过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叫做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颇为常见。这种心动过速是由窦房结发动的。发作时成人心跳频率每分钟在次-次之间,幼儿每分钟可达次。其特点是逐渐发生、逐渐消失。
心动过缓
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就是心动过缓。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次/分,成年人窦性心律的频率(即心跳次数小于)或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心动过缓的典型代表,可以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不同的心动过缓其危害不同。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气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以及应用胆碱药物,胺碘酮,P受体拮抗剂,非二氢吡靛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窦房节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发生心动过缓。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
(二)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心动过缓,需要治疗。心脏有不舒服的人,要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脉搏在50~60次/分,需要做其它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心脏病。心动过缓对身体有着严重危害。
心动过缓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1,胸闷。与头晕的发病原理较为相似,由于氧气不足,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的现象,引发胸闷。很多心动过缓的患者在生活中都有喘不过气的经历,情节严重者甚至要借助呼吸氧气缓解胸闷。
2,身体乏力。身体没有力气,搬运东西感觉到吃力,常常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才能恢复正常的劳动。同时伴有晕眩、恶心的症状。有一些心动过缓严重的患者,会感觉到没有力气提起重物,手脚会有抖动。
3,心绞痛。胸口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心绞痛是心动过缓的常见并发症。
4,头晕。心动过缓导致人体内供血不足,氧气得不到充足的运输,心动过缓的患者通常会感觉到头晕晕眩。
5,充血性心力衰竭。
6,猝死。切记心动过缓部分患者不能熬夜,经常熬夜会引发猝死。
心电图参数:
参数
参考范围
平均心率(HR)
60HRbpm
ST间段(ST)
-2ST+2mm
QRS间期(QRS)
0.08QRS0.12秒
PR间期
0.12~0.20秒
QT/QTc
0.32~0.44秒/0.41~0.44秒
心电图图示:
正常节律:(NormalSinusRhythm)
描述:所有特征波形皆正常显现且节律速率介于每分钟60-下之间。
节律过缓:(SinusBradycardia缓窦性心动过缓)
描述:所有特征波形皆正常显现,但节律低于每分钟60下以下。
节律过速:(SinusTachycardia窦性心动过速)
描述:由窦房结所送出之电性脉冲速度比正常快连续,使得每分钟的节律速率高于下以上。
上心室性频脉上室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SVT)
描述:通常由位于心房或位于心房,心室间的回路异常所引起,使得心跳每分钟可高达-下,(通常为每分钟下)。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Coarse)描述:由于心房快速且重复的去极化,使得心房无法收缩,只能颤抖,波形看起来像抖动的线条,而传导至房室结的脉冲,亦仅有部分能往下传,使得心室收缩不规律。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Fine)
描述:无P波,且心室反应亦不规律。
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
描述:是指心房以每分钟-次的速率去极化,使得心房无法有效收缩,且往下传的脉冲不见得可有效传至心室,因此,会看见许多次的P波之后,才有一次ORS波。
心室性节律(VentricularRhythm)
描述:指引起心室去极化的心室,而非正常传导系统上的窦房结,房室结等,通常是因心室以上电性脉冲无法下传,心室肌肉为维持心(PVC)类似,但其生理意义不一样。
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频率:成人P波频率~次/min,多在次/min左右,个别可达~/min。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次/min,1~6岁应>次/min,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次/min,通常不超过次/min。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次/min左右。
心室性频脉(VentricularTachycardia)
描述:通常由于心室过早收缩,使心电图上会出现宽和巨大的QRS波,并心律每分钟超过下以上,当心室快速收缩时,通常输送至全身的血液会不足。
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
描述:由于心室内多发源点连续快速不规律的去极化,使得心室反应无法分辨
窦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Fibrillation)
描述:所有特征波形皆正常显现,但其节律速率一直在每分钟60-下之间变化,使得R-R间距忽大忽小。
窦性节律暂停
描述:因窦腔结受抑制,延缓去极化的时间,使得心电图上出现平直线,一直到窦房结再度恢复去极化。Missedbeatat80BPM
MissedbeatatBPM我们心脏是惟一的一个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当人类生命开始在母体胚胎里孕育时,心脏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使本来不堪重负的心脏雪上加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请继续白殿疯病 医院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1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