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中的经典老药,也一直是众多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但很多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发现,服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水肿、牙龈疼痛、头痛、心悸等副作用。
这不免会让人心生疑惑,是否应该继续服用,或者是否需要换药。下面,“问上医”就给您好好讲解一番。
硝苯地平是如何降血压的?
在了解副作用之前,我们先得知道硝苯地平是如何降血压的。它的副作用,与它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
总的来看,硝苯地平之所以能降血压,在于它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想要理解这一原理,我们的知道以下细节:
血压的大小与心肌的收缩力度和血管的收缩程度密切相关。心肌收缩越有力,单次射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血量就越多,血管内的压力就越大。若此时血管的收缩程度降低(血管腔变大,可容更多血液),则在同等心脏射血量下,血管内的压力越小。
心肌和血管收缩离不开钙离子的参与。它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可形成刺激性电位,触发收缩动作。
硝苯地平能够霸占钙离子进出的通道。在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它像一扇大门一样控制钙离子的出入。而硝苯地平就像门卫,它与钙离子通道结合后,就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心肌收缩减弱、血管松弛,血压降低。
除降血压外,硝苯地平还有额外的功效。它能扩张血管,因此它能改善给心肌、肾脏的供血流量,非常适合高血压伴心绞痛人群服用,也有利于保护肾脏。
硝苯地平的常见副作用有如下3种
硝苯地平的副作用,也源自于上述作用机理。
(1)心动过速(易心慌)
硝苯地平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降压速度较快,尤其是硝苯地平普通片。我们的身体感受到血压迅速下降的同时,会反射性提高心率以弥补射血量不足,从而常引起心动过速、心悸。
(2)脸红、头痛、下肢水肿
硝苯地平会使血管迅速扩张,这会导致末端血管留存更多血液,导致脸红、头痛、下肢水肿等症状。服用的剂量越大,水肿可能更明显。
(3)牙龈增生
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常会感觉牙龈红肿、疼痛、出血。在给这些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可以发现增生的牙龈呈球形,覆盖了部分牙面,同时形成了一个个“口袋”,即牙周袋。
相关研究发现,硝苯地平可直接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影响其代谢过程,增强细胞增殖、DNA合成以及基质形成等功能,从而导致牙龈纤维性增生。但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具体的机理尚不完全明晰。
出现上述副作用后是否需要换药?
不要随便换。
(1)任何降压药都有副作用
换药后摆脱了硝苯地平的副作用,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如利尿剂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钙通道阻滞剂会引起颜面潮红、便秘、眩晕和恶心等。β受体阻滞剂可能诱发哮喘、心跳太慢。ACEI类药物最大的问题是会引发干咳,很多患者因此放弃了这种药物。
这些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只要遵从医嘱用药,出现身体的不适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可以将副作用降到最低,实在不能避免时应听从医嘱换药。
记住一条:如果没有发生忍受不了的副作用,这个药就是合适的、安全的。千万不能因为顾忌降压药的副作用而不吃药或私自换药。高血压这个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远远大于降压药的副作用的。
(2)硝苯地平有的上述副作用可较为方便的处理
长效硝苯地平安全性好,无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少,对糖脂代谢影响小,低血压发生率较低,且临床中常见的水肿等不良反应很容易处理。
不可漏服药物
漏服降压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血压重新升高,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中风和猝死。按时服药、尽量避免漏服,才能平稳有效控制血压。
若需要服用多种降压药、经常需要外出,常会因携带不方便而漏服。可自制个可分格存储几日用量的小药盒放在包内或携带在身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