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结果不一致?
别忘了询问这一点…
老王今年57岁,在22岁时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因此他会定期去老穆的诊所做糖尿病的相关检查。
I型糖尿病
根据病因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其中,I型糖尿病多发于年轻人,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的原因引起胰岛功能丧失,从而导致体内无法分泌足量胰岛素,引起血糖水平升高。I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很简单,那就是给患者补充足量胰岛素。
老王自年轻时被确诊为糖尿病以来,一直坚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他目前的治疗方法是每晚使用56-58单位的甘精胰岛素,随餐使用门冬胰岛素,并且每天服用mg二甲双胍两次。
老穆问老王最近血糖控制得怎么样,老王自觉最近控制得都挺好,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且一直小于6.0%。在最近一段时间,HbA1c也是比较低,为4.9-5.4%,偶尔还会低至4.5%。
但是老王最近在自家血糖仪上测的血糖值为8-15mmol/L,有时候发现结果高于正常值11.1mmol/L。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正常,而即时血糖却偏高呢?
最开始,老王只觉得家用血糖仪测不准,或者偶尔偏高没什么问题,但是诊所的老穆在这里却留个了心眼。
HbA1c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定性较好,检测值不容易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
而血糖反映的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即时情况。通过多个时间点的血糖监测(血糖谱)可记录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血糖和HbA1c的变化趋势相同,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转换计算式:平均血糖(mmol/L)=1.91×糖化血红蛋白(HbA1c)-4.36,r=0.93。
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比如:
①暴发性Ⅰ型糖尿病:HbA1c无法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
②HbA1c假高: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③HbA1c假低: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
④药物作用:服用药物导致HbA1c假性偏高或偏低等。
对!药物!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老穆赶忙问老王最近在服用什么药。原来老王除了I型糖尿病,还患有乳糜泻、疱疹样皮炎和肥胖症。正是因为最近老王的疱疹样皮炎又复发了,巨痒无比,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所以最近每天两次服用氨苯砜mg治疗疱疹样皮炎。
而氨苯砜的副作用包括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周围神经病等。很有可能就是氨苯砜诱导的溶血作用导致了HbA1c的假性降低。
想到这里,老穆给老王做了果糖胺水平测试,发现他的果糖胺水平升高到μmol/L(参考范围-μmol/L)。此果糖胺水平相当于8.2%的HbA1c水平,这与他的每日血糖读数更为一致。
至此,老穆确信就是氨苯砜导致了HbA1c值假性降低,让老王更严格地控制血糖,并且让他停用氨苯砜后再来测HbA1c。
老王停用氨苯砜一个月后,检测HbA1c为9.4%。果然就是氨苯砜,差一点让老王忽视了血糖控制。
和氨苯砜类似,一些常用药物也会导致HbA1c的值假性变化。这里我们总结了一张表格,以供参考。
分类
HbA1c假性降低
HbA1c假性升高
红细胞生存周期异常
氨苯砜
利巴韦林
柳氮磺胺吡啶
复方新诺明
糖化过程变化
羟基脲
乙酰水杨酸盐
维生素C
维生素E
阿司匹林
(小剂量)
实验干扰
阿司匹林
(大剂量)
长期使用镇静剂
1.氨苯砜、利巴韦林、复方新诺明、柳氮磺胺吡啶等:诱发溶血反应,降低红细胞寿命,从而导致HbA1c假性降低;
2.羟基脲:抗代谢药物,将HbA转变为HbF,使HbF增高,降低HbA1c;
3.维生素C、维生素E、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红蛋白糖基化,导致HbA1c测量值偏低;
4.乙酰水杨酸盐、大剂量阿司匹林:血红蛋白乙酰化(干扰HPLC对于HbA1c的检测结果)。
国赛GSH-6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使用糖化检测的“金标准”方法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内置高性能层析柱和智能液路系统,检测速度60T/h,全自动轨道式循环连续进样,最大装载量,设有独立急诊位,仪器可以自动识别采血管和稀释样本杯,并可以报告多种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组分,是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点击观看GSH-60视频)
(作者:玉洁;编辑:勋)
参考资料
[1]MitchellK,MukhopadhyayB.Drug-inducedfalselylowA1c:reportofacaseseriesfromadiabetesclinic[J].ClinicalDiabetes,,36(1):80-84.
[2]UnnikrishnanR,MohanV.ChallengesinestimationofglycatedhemoglobininIndia[J].Diabetestechnologytherapeutics,,15(10):-.
[3]HellmanR.WhenareHbA1cvaluesmisleading?[J].AACEclinicalcasereports,,2(4):e-e.
[4]GallagherEJ,LeRoithD,BloomgardenZ.ReviewofhemoglobinA1cinthemanagementofdiabetes[J].Journalofdiabetes,9,1(1):9-17.
[5]UnnikrishnanR,AnjanaRM,MohanV.DrugsaffectingHbA1clevels[J].Indianjournalof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16(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