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床资料
女性,83岁,发作性心悸3月,加重1天入院。高血压病史多年。心肌酶未见异常。
心脏超声:各房室腔大小正常,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反流。
出院诊断: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
图1
动态心电图分析:
图1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过缓伴不齐),平均心室率44bpm。PR间期0.14s,V1、V2呈QS型,V3、V4导联R波递增不良,QT间期0.56s,T:V1-V3倒置,V4低平。
诊断: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异常QS(V1、V2);r波递增不良(V3、V4);T波改变;QT间期延长。
图2
动态心电图分析:
图2:R-R间期匀齐,心室率48bpm,QRS时限0.08s,1、2、3的S波与T波交界处有干扰未下传的窦性心动过缓的P波,形成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5-7之后有逆行P-波,R-P-间期固定,第4个QRS波群之后的P-波倒置浅,提示窦-交房性融合波。
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伴室房传导;不完全性房室分离;窦-交房性融合波;QT间期延长;QS波(V1、V2);r波递增不良。
图3
动态心电图分析:
图3:R-R间期匀齐,QRS时限0.08s,心室率50bpm,逆行P-波位于R波之后,R-P-间期固定为0.09s,QRS波形与图1中的窦性QRS波形相同,QT间期0.60s.
诊断:
交界性心律伴室房传导;QT间期延长;异常QS波(V1、V2);r波递增不良(V3、V4)。
02
讨论
窦-交房性融合波,指窦性激动与交界性逆行心房传导的激动在心房内相遇,共同引起心房除极的P波,该P波的形态介于窦性P波与交界性P-波之间。本例图2中的第4个QRS波群之后的P-波倒置浅,提示窦-交房性融合波。其出现的部位,又是窦性激动与交界性激动应出现的时间,一旦交界性心律的激动夺获心房,窦房结活动被抑制,就形成单一的交界性心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