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运动可以能促使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任何形式、任何强度的运动都对健康有益。那普通人该如何科学选择运动项目呢?得了慢性病又该怎样运动呢?
一、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不仅为了增强体质,更是一种治疗手段。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和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运动时间糖尿病人不宜空腹(或餐前)运动,这样容易诱发低血糖或引起血糖显著波动;也不宜餐后立即运动,这样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引起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因此,病人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开始运动,这个时段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另外,运动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糖尿病人每周至少要锻炼5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
2.运动项目糖尿病人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病情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量力而行,合理选择。
例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心肺功能允许,可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登山、骑自行车、打乒乓及羽毛球等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适合于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或轻便的家务劳动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质较差者),步行是最安全、最适宜的运动方式。
另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跳跃、碰撞或用力憋气等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在室内游泳,但不能潜水;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最好选择游泳、划船、骑自行车等非承重性的运动方式,以避免下肢损伤;糖尿病肾病变者可以选择步行,应避免过于激烈运动或用力憋气快速升高血压的运动。
3.运动安全为预防低血糖,糖尿病友尽量不要空腹运动,运动强度及时间要适当,要随身携带糖块、饼干或甜饮料等含糖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为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心血管意外,建议有不稳定心绞痛或重度高血压的患者暂停运动,病情稳定的冠心病人可以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并要随身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一旦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医院诊治。
二、心脏病患者
由于心脏病的特点,许多患者对于锻炼小心翼翼,甚至不再做锻炼,适量的运动对于心脏病患者并无害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4)跳舞:美国专家指出,跳舞是心脏病人最佳的运动方式。
为保证安全,不妨让亲人或朋友一起参加锻炼。对于低危病人,可以在院外进行运动锻炼,而中高危病人,则建议在医院进行。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和医生沟通。
三、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进行选择,但以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为首选。对于老年人,更应量力而行,只能慢慢增加运动量,决不能操之过急,运动时以有氧训练为主,心率不超过次/分。这些运动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
散步时间可选在温度适宜的下午、黄昏或临睡前进行,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1~2次,速度可视身体状况而定。选择慢跑时最好先经过一个时期试行锻炼,以10~12分钟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无不适反应,再转入慢跑锻炼。练习太极拳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宜,可以每天进行。
高血压患者如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有晕眩、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的心绞痛等症状,宜暂时停止运动。运动训练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动作,对有并发症等情况的病人,只适合做一些运动量小,安全性大的运动,不要停止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冬季运动时要注意保暖。
赞赏
长按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较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z/1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