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防范新知郭医院药物、电解质紊乱、心动过缓等因素均可导致获得性长QT综合征(LQTS)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中药物因素最常见。年月8日,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HA/ACCF)颁布了《院内TdP防治的科学声明》(以下简称版声明),着重阐述了药物获得性LQTS伴TdP的防治。心律学之窗栏目将分两期为您解读版声明的核心内容,藉此推广院内TdP防治的最新观点。 版声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药物引发的获得性LQTS伴TdP有潜在致死风险;②尽管总体发生率低,但与院外服用同一种药物的患者相比,院内患者TdP发生率相对较高;③TdP发生时有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及预警性心电图改变,即TdP有特殊而容易被识别的上游心律;④重视监测QT/QTc,注意各种易患因素和促发条件,通过各种防范措施减少院内TdP发作,从而降低院内心脏骤停恶性事件发生率。 追根溯源:“TdP”由来 图1世界第一幅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心电图年,法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德塞尔泰纳(Dessertenne)首先描述并命名了TdP。他报告的首例患者为80岁女性,有间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反复晕厥史,既往医生常用房室阻滞伴缓慢心室率解释其晕厥发作的原因,但经过仔细的临床观察与心电资料的记录,Dessertenne证实TdP才是导致晕厥的“元凶”(图1)。 此后,Dessertenne以“TdP”为题发表了重要文章,开启了心律失常领域的新篇章。为了解释自己的观点,Dessertenne手握梳子一端,以对侧端为长轴将其旋转,“尖端扭转”这一术语应运而生。最初,他推测患者心脏内同时存在两个节律点,交替发放快速心室激动,经折返机制形成这一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被一系列动物试验结果所证实。数年后,Dessertenne对TdP进行深入研究后[与心室颤动(室颤)的鉴别方法,以及TdP的诱发条件、恶化为室颤的原因、发生机制和疗法等],均未能对QT间期延长的作用进行评价。 理念延伸:TdP定义 TdP属于一种特殊的多形性室速,大多数TdP发生于先天性或获得性LQTS患者,故有学者主张,TdP特指那些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而单纯多形性室速并不伴QT间期延长。埃尔-谢里夫(EL-sherif)则认为,TdP可专用于LQTS患者,但并非每例LQTS患者均伴典型TdP形态的多形性室速,而这种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也能见于无QT间期延长的患者,例如布鲁戈登(Brugada)综合征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患者。 版声明指出,TdP也可用于描述QT间期不延长的多形性室速,但最好用于描述QT间期明显延长(ms)的T-U波畸形的多形性室速,因为这类室速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与众不同。 推陈出新:QT间期延长标准 传统观点认为,QTc≥ms是原发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诊断标准,但国际注册资料表明,有6%~8%QTc<ms的长QT家族成员也会发生晕厥或心脏骤停。 版声明指出,QTc间期超过第99百分位点即为延长,LQTS的诊断标准更新为QTc>ms(男性)和>ms(女性),QTc>ms(男女不限)即为高度异常,并由此确定了停用延长QT间期药物的QTc标准。 事实上,在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发布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治疗指南中,对药物获得性LQTS患者停药的做法已被定为Ⅰ类指征、C级证据,但尚未能明确立即停药的QTc间期值标准。版声明规定,应用某种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后,当QTc>ms或QTc相对延长>60ms时,尤其是TdP预警性心电图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分类细化:TdP发生率 药物引发院内获得性LQTS伴TdP的发生率无法精确测定,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而无心电监测时,甚至无法明确恶化为室颤时的上游心律。心脏骤停后的心肌缺血和缺氧可能延长QT间期,而细胞外高钾可缩短QT间期。因此即使患者心脏骤停后心电图确实表现有长QT间期,也无法确诊为获得性LQTS所致的TdP。 版声明就TdP发生率明确了以下问题。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TdP发生率临床试验或新药申请资料显示,同时阻断钠和钾通道或单纯阻断钾通道而延长QT间期的药物,引发TdP的概率为1%~10%。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TdP发生率非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有致TdP作用,但发生率低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发生率与剂量相关除奎尼丁外,所有延长QT间期的药物引发TdP的风险均随着剂量加大或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奎尼丁作为一种强效的钾通道(Ikr)阻滞剂,其引发TdP的几率与药物剂量无关,即使血药浓度较低也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奎尼丁引发的TdP多见于小剂量用药,而大剂量奎尼丁可产生钠通道阻滞作用,抵消或减弱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的作用,使TdP发生率降低,这可能是目前临床上口服大剂量奎尼丁用于防治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室颤的机制。 Ikr阻滞剂更易引发TdP临床报告显示,Ikr阻滞剂易引发TdP,因为Ikr在心肌的中层(M细胞)更多见,且M细胞复极相对缓慢,当药物选择性延长Ikr时,可能进一步延长M细胞的复极,致使Tp-Te间期延长,以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和心室相对不应期延长,进而造成电的异步性加大,TdP发生率相应升高(图)。 图正常时,不同层心肌之间的跨室壁复极差程度较轻,Ikr阻滞剂加大该差值,使QTc延长,从而易发生TdP特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20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