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心脏小儿科的儿童心律失常诊疗水平全国领先,连续5年居全国同类手术量第一,积累了丰富经验。心脏小儿科率先采用的三维Univu系统不仅实现了消融手术零辐射,还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前来我院就诊的患儿来自全国各地,既有京津冀周边地区,也有江浙沪发达地区,还有云贵川等边疆地区。心脏小儿科接诊规模日益扩大,近些年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患儿年龄越来越小、疾病越来越复杂、别人不敢做的、做不成功的以及复发后需二次手术的患儿占比越来越高,手术难度也越来越大。
近日,一位不到2岁的孩子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甚至多次电复律也不能维持窦律,病情十分危急。家属心急如焚,从吉林连夜赶到我院心脏小儿科请李小梅主任诊治。入院后孩子除了有心律失常,还存在发热、腹泻、排脓血便等情况,状态非常不好。李小梅教授一边指导抗心律失常治疗,一边协调治疗侵袭性急性肠炎,当孩子肠炎好转后,心动过速仍不易控制。患儿体重只有11kg,一般来说接受室上速消融术的儿童体重在15kg以上为宜。但不做手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持续的心动过速将导致孩子心功能恶化。看着孩子苍白虚弱的病容,李小梅教授排除万难,决定给孩子实施手术。
低龄患儿心脏旁路较多,容易复发,穿刺是最大困难。体重越轻患儿血管越细,越易滑动,穿刺送鞘难度非常高,如遇不顺,耗时长,约占手术时程的30%以上。此外手术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出现血管内膜损伤所致的血肿、闭塞等并发症。好不容易避开了穿刺的“雷区”,电生理检查患儿果然是多旁路,借助先进的三维Univu系统,李小梅教授在零射线下灵巧地调动消融导管,很快锁定了每一条旁路的位置,发放射频能量,终于将其阻断。手术成功!孩子再也不用忍受心动过速的困扰,家属感激涕零,拉着李小梅教授的手热泪盈眶。
近些年,李小梅教授团队累积完成低龄低体重儿童导管消融术百余例,相关经验和成果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指导。
12岁男孩越越出生后心率慢,一直在李小梅教授门诊随诊。他小时候虽然心率慢,但没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和活动量加大,近期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夜里频繁出现高度房室阻滞,心率30次/分左右。如果心跳过慢,还会存在晕厥甚至猝死风险,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近年来,李小梅教授率先采用直径约1mm的电极配合C鞘为儿童实施起搏治疗,这种电极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电极,更适合儿童较细的血管,而且很容易送达理想的起搏位点,实现生理性起搏,减少起搏器依赖儿童起搏综合征的发生。为越越顺利实施手术后,当他的心率低于设定频率时,起搏器就会工作,帮助孩子达到正常心率,避免了患儿长时间心率慢导致的全身脏器供血不足的风险。术后越越的症状明显改善,由于是微创手术,恢复得也很快。悬在家长心中多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发生心源性晕厥等意外。
一次次挑战高难度,竭尽全力帮助患儿恢复健康,这就是我院心脏中心小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写照。李小梅教授带领团队不畏艰难,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地处理好每一个病例,做好每一台手术,还孩子健康生活,回报家长的信任,共奏医患和谐之歌。
作者:心脏中心一病房江河
摄影:心脏中心一病房江河
想了解医院(医院)的最新消息,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jg/2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