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这又热又闷的时节最易中暑,避免中暑很重要,万一中暑,又该如何处理呢?
PART01什么是中暑?中暑是指人在高温和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发病机制为夏季温度过高,体内热量难以散发,体温调节中枢无力调控,表现为人体无法正常排汗,体温迅速升高,脉率加快、皮肤发干发热、肌肉松软、虚脱甚至意识障碍。
PART01中暑的分类及表现?1、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酸楚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3、重度中暑:体温升高到41℃-42℃,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甚至出现昏迷、心衰,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PART01出现中暑症状应该如何处理?①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②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温水进行擦浴,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③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为其适当补充水分。(若患者有热射病症状,先不要为其补水)
④促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⑤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勿让患者步行。运送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PART01如何预防中暑?1.大量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在高温时,含酒精饮料和高糖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所以不宜饮用。并且要避免饮用过于寒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大量出汗将会导致体内盐分与矿物质的流失。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必须得到补充以满足人体正常的需求。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在流汗的过程中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
3.注意饮食及休息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4.穿着合适的衣服并涂抹防晒霜
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
5.合理安排行程
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并且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6.关心高危人群
①婴幼儿及儿童。
②65岁以上的老年人。
③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
④病人,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
7.学会适应环境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应当有意让自己接触一些高温环境。适当关闭一段时间的空调,清晨或傍晚到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耐热能力。
8.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①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停放好的车里。
②当停好车辆准备离开时,请确认随行的所有人都已经下车。不要忽视睡着的孩子。
以上是关于中暑的急救和预防小知识,希望大家转发分享起来,让更多的朋友知道,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夏天!
医院急诊科自年3月成立以来,承担着全县“”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门诊输液、住院观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急救任务。科室设备先进,抢救团队技术过硬。对心脏骤停、心衰、休克、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病、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尿血、癫痫、高热、外伤、各种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急、危、重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zl/2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