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午,心脏综合病房转来一名55岁中年男性。该患者因“气短5天,加重4小时”,于当天上午收治呼吸内一科。住院后,查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改变,故请我科会诊。查看病人,一般状态尚可,V2-5ST-T抬高,考虑前壁心肌梗死,转入我科治疗。
当时转来的时候,家属及患者谈笑风生!根本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但李晓红主任和值班医生看到明显的心电图改变,考虑病变范围大,病变位于血管近段。反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并告知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告病危的同时,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入治疗的事项,家属表示同意!
就在我们准备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在家属及护士惊恐的呼叫声中,只见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张口喘气、面色灰暗、意识淡漠,大便失禁、病情特别凶险……真正看到了什么叫“气若游丝”……
此时,患者额头湿冷、呼吸表浅而急促、面色晦暗、急性痛苦重病容!血压80/50mmhg、血氧60-68%、心率-次/分,考虑急性心梗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
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选择保守治疗,常规抢救,那么结果肯定是死!二是冒险上台一搏,但目前这种情况,生存的希望有多少,我们也不能确定,也许就会死在台上……
如何抉择?
一边,医护人员在积极的药物抢救;一边,李晓红主任把患者目前的情况和危险,以及2种治疗策略,简明扼要的和家属进行了沟通!患者家属态度坚决:与其等死,我们愿意上台试一试,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看到患者垂死的样子,和家属绝望痛苦的泪水,李晓红主任没有犹豫:只有开通血管、恢复再灌注,才是他唯一的一丝生路!如果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就没有然后了……
团队全体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携带氧气袋、液体、除颤仪,跑步护送患者到导管室!而这时,导管室也已经接到电话,做好了手术的一切准备……
合力把患者抬到手术床上,此时患者在吸氧、药物维持下,血氧60%、血压80-85/45-55mmhg、患者反应迟钝、呈浅昏迷状态、浑身湿冷、气息微弱……
此时顾不了太多,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付出%的努力!
两条股动脉通路同时开通:一条用作治疗,一条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
在导管室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迅速连接好IABP的各种线路,顺利置入反搏球囊,开始工作了,反搏正常!
在IABP的保护下,快速的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闭塞!
考虑到开通血管时,可能会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我们备好了相应的急救药品,专人负责除颤仪……
导丝顺利通过闭塞的血管,“冒烟”看到血流恢复了!球囊扩张后植入一枚支架!血流恢复3级!
观察了一会儿,患者的呼吸困难逐渐减轻,意识逐渐恢复、呼之可应……
大家都长长的松了半口气!
为安全起见,没有拔出股鞘。带着IABP返回病房后,给患者带上无创呼吸机!此时患者呼吸渐渐平稳,血氧由60%逐渐上升,直到95%!
患者的意识慢慢恢复,可以用眼神和点头来与我们交流……
手术成功,并且安全返回病房!但能否顺利度过第一个24小时,同样至关重要!
回到病房,后续的治疗:留置导尿、补液、奈西利肽、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心里的能量供应……
IABP的运行中,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必须有肝素水冲洗:每半小时一次!护理队伍派了专人负责看守!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及出入量!
尿量!
血压/80mmhg!
已经脱机!
鼻导管吸氧下SaO-95%!
患者清醒!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fowgm.com//kcywh/23265.html